[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垃圾焚烧产生的热量烘干湿垃圾的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22025.5 | 申请日: | 2020-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983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7 |
发明(设计)人: | 吴永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永涛 |
主分类号: | F23G5/46 | 分类号: | F23G5/46;F23G5/04;F23G5/12;F26B11/16;F26B21/00;F26B25/04;F26B25/22;F26B2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9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垃圾 焚烧 产生 热量 干湿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垃圾处理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利用垃圾焚烧产生的热量烘干湿垃圾的装置,包括烘干箱,所述烘干箱的右部固定安装有电机,烘干箱的内部设置有搅拌轴,烘干箱的左部设置有联动装置座,所述联动装置座的内部设置有转动齿轮与链条,链条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皮带,第一皮带的右部设置有弹性气囊。搅拌轴带动转动齿轮转动,使链条进行循环的往复运动,初始状态下第一弹簧被挤压,链条上端固定连接的第一皮带受到拉伸时带动压板挤压第一弹簧,压板对弹性气囊的压力减小,连接板左移,所以在第一皮带右移时第一弹簧的弹力将推动压板挤压弹性气囊,将弹性气囊中的助燃气体通过出气管推动进入焚烧箱中,使焚烧箱中的垃圾燃烧的更加充分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垃圾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利用垃圾焚烧产生的热量烘干湿垃圾的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在生活中产生的垃圾越来越多了,对与垃圾的处理有焚烧处理这一方法,由于产生的垃圾分为干垃圾与湿垃圾,所以湿垃圾在焚烧处理时会比较困难,目前对于湿垃圾的焚烧处理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从而使的在焚烧湿垃圾时较慢且浪费时间,用于烘干湿垃圾的装置不够完善,为此提出一种利用垃圾焚烧产生的热量烘干湿垃圾的装置。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垃圾焚烧产生的热量烘干湿垃圾的装置,具备对湿垃圾进行烘干,向焚烧箱中通入助燃气体使焚烧更充分,避免通气管道被灰尘堵塞的优点,解决了焚烧湿垃圾时较慢且浪费时间,用于烘干湿垃圾的装置不够完善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对湿垃圾进行烘干,向焚烧箱中通入助燃气体使焚烧更充分的目的,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利用垃圾焚烧产生的热量烘干湿垃圾的装置,包括烘干箱,所述烘干箱的右部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烘干箱的内部设置有搅拌轴,所述烘干箱的左部设置有联动装置座,所述联动装置座的内部设置有转动齿轮、链条、活动连接件,所述链条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皮带,所述第一皮带的右边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压板,所述压板的右边设置有弹性气囊,所述弹性气囊上设置有进气管与出气管,所述链条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皮带,所述第二皮带的下方设置有导筒,所述导筒的内部设置有连接杆、第二弹簧、限位板,所述连接杆的下方固定连接有挡球,所述导筒的下方设置有气体转移仓,所随气体转移仓与焚烧箱的连接处设置有挡板,所述烘干箱的下方设置有焚烧箱,所述烘干箱的内部设置有干木块,所述干木块的左边与右边均固定连接有导电柱,所述烘干箱的外侧右部设置有控制箱,所述控制箱的内部设置有螺线管、第一限位柱、第二限位柱、杠杆、开关。
优选的,所述转动齿轮与搅拌轴固定连接,所述活动连接件设置在链条上,且所述活动连接件位于转动齿轮的左前方,搅拌轴带动转动齿轮转动。
优选的,所述连接板的左部与右部均设置有挡块,第一皮带的右端与压板固定连接,挡块限制连接板与压板的位置。
优选的,所述进气管上设置有单向阀,单向阀使气体只能从进气管进入烘干箱。
优选的,所述第二弹簧设置在连接杆的外侧,且所述第二弹簧的上端与限位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下端与挡球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挡球的直径大于出气管的内径,所述挡球的直径与导筒的内径相同,挡球挡住出气管使气体不能进入出气管中。
优选的,所述挡板上开设有进气孔,助燃气体通过进气孔进入焚烧箱进行助燃。
优选的,螺线管外部设置有与导电柱电性连接的线圈,所述第一限位柱的上面固定安装有铁块,所述杠杆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弹性块,所述开关与电机电性连接。
(三)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永涛,未经吴永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2202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