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快速排出市政桥梁表面积水的排水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22062.6 | 申请日: | 2020-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788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陈旭桂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旭桂 |
主分类号: | E01D19/08 | 分类号: | E01D19/08;E03F5/14;H02K7/116;H02K7/06;B02C18/12;B02C18/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5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排出 市政 桥梁 表面 积水 排水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市政桥梁排水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快速排出市政桥梁表面积水的排水装置,包括防积水装置主体,所述防积水装置主体的内部设置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轮,第一转轮的下方设置有第二转轮,第二转轮上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杆,第一转动杆的上方设置有第二转动杆,第二转动杆的上部活动连接有固定块,固定块的左边固定连接有活动杆。第二电机带动第一转轮逆时针转动,第一转轮转动半周则使第二转轮转动一周,第二转轮上固定连接的第一转动杆随之转动并第二转动杆转动,第二转动杆转动时带动固定块上移,活动杆上移使过水盖离开过水管道顶部,达到了雨水可以更快的进行流通的效果,解决了积水长时间留在桥梁表面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市政桥梁排水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快速排出市政桥梁表面积水的排水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市政桥梁排水系统包括设置在桥梁两侧靠近护栏位置的泄水装置,水流经泄水装置进入排水管中,最终排出,现有的技术中泄水装置堵塞以及积水过多来不及排出是个普遍的问题,桥面的垃圾是造成堵塞的主要问题,雨水过大时桥面排水装置来不及将水及时的排出,从而导致桥面积水过多的问题,影响桥梁正常的交通,为解决以上所述问题,现提出快速排出市政桥梁表面积水的排水装置。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发明提供了一种快速排出市政桥梁表面积水的排水装置,具备积水过多时自动快速排水,清理垃圾避免排水装置内部管道堵塞的优点,解决了泄水装置堵塞以及积水过多来不及排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积水过多时自动快速排水,清理垃圾避免排水装置内部管道堵塞的目的,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快速排出市政桥梁表面积水的排水装置,包括防积水装置主体,所述防积水装置主体包含过水盖、过水管道与搅拌轴,所述过水管道的内部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过水管道的底部设置有出水管,所述防积水装置主体的右上部设置有检测装置外壳,所述检测装置外壳的内部设置有U型管,所述U型管的内部设置有悬浮挡块,所述悬浮挡块的下面设置有挡板,所述悬浮挡块的左边设置有强光灯,所述悬浮挡块的右边设置有光敏电阻,所述光敏电阻包含控制盒,所述控制盒内从右到左设置有螺线管、撑杆、开关,所述防积水装置主体的内部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轮,所述第一转轮的下方设置有第二转轮,所述第二转轮上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上设置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转动杆的上方设置有固定底板,所述第一转动杆的上方设置有第二转动杆,所述第二转动杆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转动杆的上部活动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左边固定连接有活动杆,所述第一转轮的上方设置有第三转轮,所述第三转轮上固定连接有连接轴,所述第二电机的右边设置有皮带,所述出水管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垃圾收集箱,所述垃圾收集箱的内部设置有滤网,所述垃圾收集箱的右部设置有太阳能板,所述太阳能板的下面设置有电源箱。
优选的,所述过水盖上开设有漏水孔,所述搅拌轴上设置有切割刀片,雨水通过漏水孔进入过水管道并进行排水,搅拌轴带动切割刀片转动切割漏水孔处的垃圾,使漏水孔不会被堵塞。
优选的,所述U型管是透明玻璃材料,所述悬浮挡块的黑色木块材料,所述挡板上开设有通孔,透明的U型管可以透过光,黑色的悬浮挡块不可以透光。
优选的,所述控制盒设置在垃圾收集箱的上方,所述开关与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均是电性连接,所述撑杆固定安装有铁块,所述撑杆的左边固定连接有弹簧,开关控制第一电机与第二电机。
优选的,所述第二转动杆的表面设置有螺纹,所述固定块与第二转动杆螺纹连接,所述活动杆的左边设置有与之匹配的滑动槽,所述活动杆的上端与过水盖固定连接,活动杆通过该滑动槽上移滑动并带动过水盖上移与下移。
优选的,所述皮带与连接轴连接处设置有主动轮,该主动轮与连接轴固定连接,所述皮带与第一转动杆连接处设置有从动轮,该从动轮与第一转动杆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旭桂,未经陈旭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2206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解决种植牙嵌塞的方法
- 下一篇:与食管癌相关的miRNA标志物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