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反光单元及采光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23076.X | 申请日: | 2020-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953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0 |
发明(设计)人: | 武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阿海普建筑设计咨询(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V7/04 | 分类号: | F21V7/04;F21V17/10;E04D13/03 |
代理公司: | 北京谨诚君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538 | 代理人: | 陆鑫;延慧 |
地址: | 100035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反光 单元 采光 结构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反光单元及采光结构,反光单元包括支架(1)、反射板(2)和固定件(3),所述固定件(3)与所述支架(1)倾斜连接,所述反射板(2)为平板。本发明的采光结构中的反射板为平板,因此在反射光线时不会出现发散,可以精准的将光线反射至阳光不易照射到的区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窗口结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天窗的反光单元以及利用了该反光单元的采光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高铁客站在国内的快速建设,车站的外形与功能流线关系有了长足的优化与发展。结合车站的运营成本,及环保节能,站厅的天窗的使用已经相当普遍。在以往的站房设计中,天窗一般结合钢结构屋面设计,可分为集中天窗和带形天窗。由于结合消防排演功能,开启方式可分为平开,及侧开两种。现有铁路站房天窗功能性强,天窗构造单一,直上直下,未考虑过多入射角度及光线反射增加过流量等问题。例如,八达岭长城高铁站位于八达岭长城景区,为了最大限度保护地面自然景观及人文景观,车站的主要功能放在了地下。地面仅保留进出站,候车及办公功能。主要站台及技术房间放在地下负102米。两者通过斜行通道进行连接。由于站房大面积空间处于地下,因此自然光的引入及光线舒适度尤为重要,避免旅客压抑的感觉。
专利CN205894436U公开了一种吊顶结构,该吊顶中的天窗由两根弧形支撑杆以及被这两根支撑杆撑起的一块玻璃纤维石膏板组成。玻璃纤维石膏板所围成的区域即为采光通道。由于支撑杆为弧形,因此采光通道自然也沿弧线延伸形成广口。由此可见,该专利中的天窗利用广口的设计初步的实现了增加光线过流量的功能。但是,由于弧形的采光通道的设计,导致玻璃纤维石膏板对于光线的反射较为发散,不能集中且精确的对光线进行导向,从而不能使光线精准地照射至例如站内斜行通道(扶梯)等位置较深、光线不易照射到的区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保证较大的光线过流量的前提下能够对光线进行精确导向的反光单元和采光结构。
本发明提供一种反光单元和采光结构,反光单元包括支架、反射板和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与所述支架倾斜连接,所述反射板为平板。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支架由相互交叉设置的横杆和纵杆构成的框架组成,所述反射板和所述固定件分别位于构成所述支架的框架的两侧。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固定件包括支承杆和位于所述支承杆一端的安装板;
所述支承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架固定连接,二者之间夹角小于90°。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支架的两端向着所述固定件所在一侧倾斜延伸,形成两个分别与所述固定件的支承杆垂直和平行的延伸段;
所述反射板的形状为长方形平板,材质为硅酸钙,且铺设两层;
所述反射板两端向着所述固定件所在一侧弯折,形成两个相互垂直且分别与所述支架的两个延伸段对应的弯折段。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支架与所述固定件的支承杆的夹角为78°。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包括至少两个相间设置的所述固定件;
所述固定件分别位于所述支架的中部和端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在安装状态下,所述支架在竖直方向上的尺寸为1200mm。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还包括吊装杆,其一端连接在所述支架中平行于所述支承杆的延伸段上。
采光结构,包括至少三个所述反光单元,且所述反光单元沿周向布置并依次相接形成筒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采光结构宽度最小的区域的内切圆直径为120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阿海普建筑设计咨询(北京)有限公司,未经阿海普建筑设计咨询(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2307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