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高浓度难生物降解有机废水的处理系统以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23500.0 | 申请日: | 2020-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778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5 |
发明(设计)人: | 贺杏华;张荣堂;张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轻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01/22;C02F101/3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张志江 |
地址: | 430023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浓度 生物降解 有机 废水 处理 系统 以及 方法 | ||
1.一种用于高浓度难生物降解有机废水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沿所述有机废水的流动方向依次连通的第一电解槽和第二电解槽,其中:
所述第一电解槽内设有阴极板以及曝气装置,所述阴极板为活性炭纤维电极板;
所述第二电解槽内设有阳极板,所述阳极板为活性炭纤维电极板,所述阴极板和所述阳极板均与同一个直流电源连通,所述第二电解槽用以投加活性污泥微生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高浓度难生物降解有机废水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沉淀池,所述沉淀池设有出水口,所述沉淀池与所述第二电解槽连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高浓度难生物降解有机废水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出水回流管以及处理出水管,所述出水口通过所述出水回流管与所述第一电解槽连通,且所述出水口与所述处理出水管连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高浓度难生物降解有机废水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的底部设有污泥出口;
所述用于高浓度难生物降解有机废水的处理系统还包括污泥回流管和污泥排放管,所述污泥出口通过所述污泥回流管与所述第二电解槽连通,且所述污泥出口与所述污泥排放管连通。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高浓度难生物降解有机废水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阴极板设有多个,多个所述阴极板并排且间隔设置;和/或,
所述阳极板设有多个,多个所述阳极板并排且间隔设置;和/或,
所述曝气装置包括多个曝气头,所述多个曝气头设于所述阴极板的下方。
6.一种用于高浓度难生物降解有机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如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高浓度难生物降解有机废水的处理系统进行,所述用于高浓度难生物降解有机废水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输送所述有机废水至第一电解槽,在间歇性曝气的条件下,对所述有机废水进行电解和电催化协同处理,以获得第一处理水;
输送所述第一处理水至第二电解槽,并投加活性污泥微生物,进行电解和生物降解耦合反应,以获得第二处理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高浓度难生物降解有机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输送所述第一处理水至第二电解槽,并投加活性污泥微生物,进行电解和生物降解耦合反应,以获得第二处理水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对所述第二处理水进行沉降处理以获得沉淀污泥和处理出水;
对所述处理出水进行分流,将分流出的部分所述处理出水输送至所述第一电解槽内;
对所述沉淀污泥进行分流,将分流出的部分所述沉淀污泥输送至所述第二电解槽内。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高浓度难生物降解有机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输送所述有机废水至第一电解槽,在间歇性曝气的条件下,对所述有机废水进行电解和电催化协同处理,以获得第一处理水的步骤中,
所述第一电解槽内的水力停留时间为40~100min;
所述间歇性曝气包括至少一个曝气周期,每一所述曝气周期包括曝气阶段和停止曝气阶段,且每一所述曝气周期中,所述曝气阶段的时间为20~40min,且所述曝气阶段中通入的压缩空气的流量与所述有机废水的流量的比例为1~3:1,所述停止曝气阶段的时间为20~40min;
所述阴极板的参数为,电流密度5~20mA/cm2,极板间距2~4cm。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高浓度难生物降解有机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输送所述第一处理水至第二电解槽,并投加活性污泥微生物,进行电解和生物降解耦合反应,以获得第二处理水的步骤中,
所述第二电解槽内的水力停留时间为6~15h;
所述第二电解槽内的污泥负荷为0.15~0.35kgCOD/kgMLSS·d;
所述阳极板的参数为,电流密度5~20mA/cm2,极板间距2~4cm。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高浓度难生物降解有机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出水的回流比为100%~200%;和/或,
所述沉淀污泥的回流比为50%~1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轻工大学,未经武汉轻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2350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废纸回收制浆预处理设备
- 下一篇:一种带有拉结构造的墙体结构及其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