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热性水稻的高效选育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23624.9 | 申请日: | 2020-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553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发明(设计)人: | 施伟;朱国永;王爱民;孙明法;严国红;唐红生;刘凯;孙一标;张桂云;赵绍路;宛柏杰;朱静雯;代金英;胡蕾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H1/02 | 分类号: | A01H1/02;A01H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400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热性 水稻 高效 选育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热性水稻的高效选育方法,属于作物遗传育种领域。采用遗传基础广泛的多个优良品种构建原始群体,进行重组杂交获得轮回重组群体,通过多轮的耐热性筛选,选育出具有耐热特性的优良单株,最后通过耐热性验证后作为候选优异种质。本发明可多个亲本同时杂交,丰富了育种材料遗传背景,减少优势基因的丢失,并且无须人工去雄,从而提高育种效率,选育的耐热性水稻候选种质可用于水稻品种的改良,为水稻分子标记辅助和多基因聚合育种以及耐热性遗传机制研究奠定基础。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作物遗传育种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耐热性水稻的高效选育方法。
背景技术
水稻(OryzasativaL.)是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是世界1/2以上人口的主食。水稻的生产对全球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水稻生产需要适宜的温度,尤其是在期孕穗扬花和灌浆期,高温或低温胁迫会对灌浆结实产生严重影响,从而导致减产和稻米品质变差。近年来,全球极端气候频发,温室效应日益严重,高温胁迫已成为威胁水稻安全生产最严重的灾难性气候因素之一。因此,这就要求育种家注重品种的优质、高产和多抗特性的同时,也要注重耐逆性,即提高水稻抗逆境胁迫能力,选育耐热性水稻。
传统育种一般只针对少数几个亲本之间的简单杂交,存在着杂交亲本少、遗传基础狭窄等弊端,且不能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紧密结合。轮回选择被普遍认为是改良育种群体性状水平最理想的方法之一。本单位在先后育成的一批高产优质多抗恢复系基础上,进一步以耐热性恢复系选育为突破口,把耐高温、高配合力、强优势作为杂交稻组合选育的主攻方向,以期育成比耐热性较好的对照品种黄华占更有优势的品系及期杂交稻新组合。经轮回选择、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和多轮次高温逆境筛选,成功育成一批耐热性较强的优质高产强优势恢复系品系,为品种改良提供了基础。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目前水稻传统育种中杂交亲本较少、遗传背景狭窄的弊端,提供一种利用温敏雄核不育系进行水稻耐热性恢复系高效选育的方法,该方法借助温敏雄核不育系Y58S,无需人工去雄,可同时进行多个亲本杂交,丰富了杂交育种的遗传背景,同时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玻璃温控大棚耐热性鉴定,提高育种效率,从而培育农艺性状优良的耐热性水稻新品系。
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一种耐热性水稻的高效选育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1)以耐热性较好的水稻品种黄华占为轮回亲本,我所自育及公知公用的15份水稻恢复系为导入材料,选育BC2F1代优良导入系,构建符合育种目标的基础群体;
(2)利用水稻温敏雄性核不育系为母本,15个优良导入系为父本,分别小规模杂交制种,分别收取F1杂交种子;
将优良导入系构建的基础群体(父本)与水稻雄性核不育系小规模杂交制种,具体步骤如下:
(a)优良导入系父本分2期播种,第1期于4月底至5月初播种,第2期比第1期迟播10d。水稻雄性核不育系母本于6月上旬播种,与第1期父本时差为32d~34d:
(b)父、母本用种量45kg/hm2~60.0kg/hm2,父母本平均每穴插2苗~3苗,每亩基本苗75万~90万株/hm2,一般一期父本栽后25d-27d栽插母本,父母本行比2∶12,株行距16.7cmx20.0cm,厢宽2.5m;
(c)抽穗期前每个导入系父本用2.5米高隔离布进行隔离以防串粉;母本花期比父本早1~2d为宜,母本见穗10%时割叶喷施“9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未经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2362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