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剖面且高增益宽频带介质谐振器天线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24224.X | 申请日: | 2020-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169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郭磊;李晓洲;刘颖;李绪旺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Q1/38 | 分类号: | H01Q1/38;H01Q1/48;H01Q1/50;H01Q5/10 |
代理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21200 | 代理人: | 李晓亮;潘迅 |
地址: | 11602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剖面 增益 宽频 介质 谐振器 天线 | ||
1.一种低剖面且高增益宽频带介质谐振器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低剖面且高增益宽频带介质谐振器天线分为三层结构;
其顶层为高介电常数的介质层,介质层由N个对称的、高介电常数的长方体介质块(1)组成,以N/2个纵向排列的介质块(1)为一组,且两组纵向排列的介质结构横向对称放置;每组相邻两个介质块(1)之间存在间隙10A,两组介质结构之间存在间隙10B;所述N为偶数,且大于2;
其中间层为低介电常数的中间层介质基板(2);
其底层为低介电常数的底层介质基板(6);所述底层介质基板(6)的上层为金属地板层(3),金属地板层(3)中部横向并排蚀刻两个对称缝隙耦合结构(4),其并排放置方式与顶层两列介质结构的并排排列方式保持一致;所述底层介质基板(6)的下层为馈电层,馈电层为天线微带馈电结构(8);所述天线微带馈电结构(8)包括馈电端口(7)、纵向微带线(9)、阻抗变换线(11)、一分为二功率分配微带线(12)以及短截线(13),其中,一分为二功率分配微带线(12)包括单侧横向分布功率分配微带线(12)A、单侧纵向分布功率分配微带线(12)B,具体的:
所述的馈电端口(7)设于天线微带馈电结构(8)一侧下方,与纵向微带线(9)一端连接,所述纵向微带线(9)另一端与阻抗变换线(11)一端连接,所述阻抗变换线(11)与两个单侧横向分布功率分配微带线(12)A连接的中部相连;所述单侧横向功率分配微带线(12)A两端向馈电端口(7)方向设有单侧纵向分布功率分配微带线(12)B,单侧纵向分布功率分配微带线(12)B与可弯折到缝隙下方实现耦合的短截线(13)连接;射频信号从馈电端口(7)馈入微带线(9),经过阻抗变换线(11),利用功率分配线(12)A将功率一分为二,并通过短截线(13)将信号通过两个对称缝隙结构(4)耦合到中间层的介质基板(2)中和顶层的介质块(1)中;
利用顶层多个分离的高介电常数的介质块纵向排列,激励起介质谐振器天线的多个模式,并将两组分离模块沿横向排列,在低频处形成阵列形式增加增益,在高频处看成一个整体,激励起介质谐振器天线的高阶模式,进一步展宽带宽的同时实现高增益辐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剖面且高增益宽频带介质谐振器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间隙10A小于耦合缝隙4的宽度,使相邻介质块(1)之间的电场连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剖面且高增益宽频带介质谐振器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间隙10B不大于1λ0,减小旁瓣电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剖面且高增益宽频带介质谐振器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个对称缝隙耦合结构(4)之间的间隔不大于两组横向排列的介质块结构最外侧之间的间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剖面且高增益宽频带介质谐振器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层介质块(1)选用介电常数不小于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剖面且高增益宽频带介质谐振器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间层介质基板(2)选用介电常数不大于1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剖面且高增益宽频带介质谐振器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层介质基板(6)选用介电常数应不大于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24224.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