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隧道浅埋段监控量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24273.3 | 申请日: | 2020-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988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5 |
发明(设计)人: | 刘阔;弯晓林;王海峰;徐立新;钟云霄;黄鑫;隋丰年;蒋绪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十九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C5/00 | 分类号: | G01C5/00;G01B1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东方至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85 | 代理人: | 史惠莉 |
地址: | 111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隧道 浅埋段 监控 方法 | ||
1.隧道浅埋段监控量测方法,其特征是:观测点应在隧道开挖前布设,并与洞内观测点布置在同一断面里程;同时对隧道开展洞内外观察、拱顶下沉、净空变化监控量测;
断面间距根据地形条件确定,地表沉降观测点横向间距为2~5m,在隧道中线附近测点加密,隧道中线两侧范围不应小于隧道埋深加上隧道开挖宽度;在选定的量测断面区域,首先设一个基准点,基准点位置应在地表沉降影响区以外;地面测点布置在隧道轴线及其两侧,每个断面测点为7个以上,间距2m~5m;测点应埋水泥桩,测量放线定位,用水准仪或全站仪对量测点的高程进行量测,计算其高程的变化量;根据所有监测点不同观测周期的地表沉降量,相邻周期沉降量对比即可得到地表沉降变化趋势,通过分析判断做出相应预警或修改施工方案;
建筑物对地表沉降有特殊要求时,量测间距加密,范围加宽;
同时在横向依据实际情况,选定主断面,沿主断面布设测点,以了解地表沉降的横向影响范围;指派人员进行地表沉降变化观测,当数据出现突变时,立即暂停洞内施工,采取加强支护措施;
浅埋段洞内监控量测:
洞内监测项目具体内容如下:
洞内、外观察用数码相机,拱顶下沉、净空变化、地表下沉用全站仪;
净空变化量测:隧道内壁面两点连线方向的相对位移称为周边收敛;收敛值为两次量测的距离之差,它能反映洞室的工作状态和受力性状;
量测设计;
净空变化量测的设计包括:仪器选择、断面间距、量测频率、测线布置、量测点埋设;
(1)仪器选择:采用全站仪;
(2)量测断面间距:洞口段和埋深小于两倍隧道宽度地段,间隔5~10m一个量测断面;其余地段根据地质条件具体确定;对于地质条件好且收敛值稳定的隧道加大量测断面的间距;对于地质条件较差,收敛值长期不稳定、开挖进度快的隧道,缩小量测断面的间距;
(3)量测频率:当地质条件变差或量测值出现异常,量测频率加大,每2~5小时量测一次;当变形稳定时,降低量测频率;当同一断面内各测线变形速度不同时,以产生最大变形速度的测线确定全断面的量测频率;
(4)收敛测线布置:测线布置和数量与地质条件、开挖方法、位移速度有关,采用2~3条测线,但拱脚处必须有一条水平测线;若位移值较大或偏压显著,可同时进行绝对位移量测;水平净空收敛,拱顶下沉和地表下沉等监控必测项目,设置在同一断面;
(5)量测点埋设,达到量测仪器安设快与近的要求;量测点应埋入围岩浅层内;反光标在满足观测要求的情况下,嵌入喷射混凝土内,确保量测数据的连续性;
(6)量测期的确定;在变形量变形至一定值后,根据数据分析和回归曲线,达到稳定值后不再继续观测;
全站仪非接触量测:
全站仪非接触监测系统,是在极坐标量测系统的基础上,结合机载软件和数据处理软件,对隧道净空变形监测的量测系统;
全站仪的精度选择测角精度±2″、测距精度为2+2×10-6mm的全站仪;配合全站仪使用的反射片是一种具有反射性能的反射膜片,反射膜片由丙烯酸脂制成,背部为不干胶,厚度为0.28mm,呈银灰色;监测时测点应采用膜片式回复反射器作为测点靶标,靶标粘附在预埋件上;量测方法采用自由设站或固定设站;
拱顶下沉量测:
水平净空变化、拱顶下沉量测必须在每次开挖后12小时,最迟不得超过24小时,且在下一循环开挖前读取初读数;
拱顶下沉量测应与水平净空变化量测在同一量测断面内进行,当地质条件复杂,下沉量或偏压明显时,除量测拱顶下沉外,尚应量测拱腰下沉及基底隆起量;
在避免被爆破作业破坏的前提下,测点靠近工作面埋设,距离为5~10m,量测断面悬挂标识牌,拱顶下沉量测后视点必须埋设在稳定岩面上,并和洞、内外水准点建立联系,每个断面布置1~3个测点,测点设在拱顶中心及其附近,监测起点设置在二次衬砌设计标高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十九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十九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2427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火锅底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隧道帷幕注浆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