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工业控制系统通信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24773.7 | 申请日: | 2020-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734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发明(设计)人: | 诸嘉琦;郭宾;雷濛;章渠丰;罗怡靓;杨杰;马远洋;赵宇;朱奕辉;向昶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木链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5 | 代理人: | 李姣姣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业 控制系统 通信 方法 装置 计算机 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涉及一种工业控制系统通信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局域网内部的上位机地址,并根据所述上位机地址与上位机建立通信连接;在预定时间间隔向所述上位机发送测量点的传感器数据;获取所述上位机根据所述传感器数据发送的控制指令,并执行所述控制指令。采用本方法能够可编程逻辑控制器通信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工业控制系统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工业控制系统通信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工业控制系统用于对生产过程进行控制,是工业生产的核心中枢,目前,工业控制系统中广泛使用的工业控制协议以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Programmable LogicController)为核心,工程师通过特定的通信端口与PLC建立连接来发送控制指令。在封闭环境中,这样的设计无可厚非,但是随着工业信息化的发展,越来越多设备通过互联网实现了互联互通,这样的设计不可避免的带来了PLC易遭受外来攻击的问题。工业控制系统中PLC直接操作生产设备,因此绝大多数针对工业控制系统的攻击最终目标都是PLC。然而,目前使用的工业控制协议在设计上具有自身的局限性,PLC作为通信服务的提供者需要监听通信端口并且响应连接请求,在网络配置不当的情况下,PLC直接暴露在公网上,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而PLC作为控制生产过程的设备,其本身在设计上是没有网络安全防护方面的考虑的,PLC的安全性需要依靠外界环境和其他设备来进行保障,这对工控安全防护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为了提高工业控制协议的安全性,一方面现有工控厂商对目前使用的工业控制协议进行了升级,引入了会话控制、令牌技术、加密技术等技术手段对通信过程进行安全保护,另一方面,安全厂商开发出工控防火墙、工控流量审计等工控安全设备对工控系统进行安全保护。
然而,现有提高工业控制协议安全性的方法,均是对通讯数据进行处理或者增加其它的安全防护设备,导致安全防护成本增加。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提高通信安全性的工业控制系统通信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一种工业控制系统通信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局域网内部的上位机地址,并根据所述上位机地址与上位机建立通信连接;
在预定时间间隔向所述上位机发送测量点的传感器数据;
获取所述上位机根据所述传感器数据发送的控制指令,并执行所述控制指令。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获取局域网内部的上位机地址,并根据所述上位机地址与上位机建立通信连接,包括:根据预存的上位机IP地址,与局域网内部的上位机建立通信连接;和/或,通过用户数据报协议获取当前局域网内部的上位机地址,并根据所述上位机地址与上位机建立通信连接;和/或,通过三层路由交换协议,与局域网内部的上位机建立通信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工业控制系统通信方法,还包括:判断是否与所述上位机连接成功;如果与所述上位机连接成功,在预定时间间隔向所述上位机发送测量点的传感器数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判断是否与所述上位机连接成功之后,还包括:如果与所述上位机连接失败,在预设时间后再次获取局域网内部的上位机地址,并根据所述上位机地址与上位机建立通信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指令包括保持当前状态、修改数据点、修改可编程逻辑控制器配置、修改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状态中至少一种。
一种工业控制系统通信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监听通信端口,获取局域网内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连接请求;
根据所述连接请求与所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建立连接;
获取所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发送的测量点的传感器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木链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木链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2477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