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铱掺杂电致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光电器件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25788.5 | 申请日: | 2020-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439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8 |
发明(设计)人: | 王艳丽;王辉;谢星冰;李明;李建行;姜志远;段伟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奥来德(上海)光电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F15/00 | 分类号: | C07F15/00;C09K11/06;H10K85/6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专赢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797 | 代理人: | 刘梅 |
地址: | 201506 上海市金***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掺杂 电致发光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光电 器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铱掺杂电致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光电器件,属于发光材料技术领域,该铱掺杂电致发光材料的结构通式为:式中,R1表示为单、二、三或四取代基;R2表示为单、二、三或四取代基;R3表示单或二取代基;R1、R2、R3、R4、R5、R6各自独立地为氢、氘、卤素、氰基、亚磺酰基、磺酰基、取代或非取代的烷基、取代或非取代的芳基、取代或非取代的杂芳基中的至少一种;且R1、R2、R3所表示的取代基中,至少有一个为氟;R4、R5、R6所表示的取代基中,至少有一个为氟。该铱掺杂电致发光材料能够显著降低光电器件的驱动电压,以及显著提高光电器件的发光效率和延长光电器件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光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铱掺杂电致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光电器件。
背景技术
有机电致发光技术是最新一代显示技术,由有机发光材料制备成的发光设备外形上具有轻、薄、柔等优势,尤其可制备成柔性设备是其它发光材料无法与之相比的优点。在过去的十年中,该技术已经在走向商业化的道路上取得了一定成果,例如,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OLED)已经在智能手机、电视机和数码相机的先进显示器中得到应用。有机电致发光材料是构成电致发光器件的核心和基础。新材料的开发是推动电致发光技术不断进步的源动力。对原有材料制备和器件优化也是现在有机电致发光产业的研究热点。
传统的OLED可以分为荧光类和磷光类。与荧光OLED相比(理论发光效率最高25%),磷光OLED(理论发光效率100%)由于具有更高的发光效率而成为OLED技术研究和发展的主流方向。目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发光层中的掺杂材料主要采用磷光材料,其中有机过渡配合物(如铱、铂等)由于自身重原子的存在,能够通过自旋耦合作用同时利用单线态和三线态激子发光,理论上实现100%的内量子效率,引起了大家广泛的关注。
但磷光材料在降低材料制备工艺成本、提高材料的基本光电性能,以及提高材料在器件集成后整体耐受性和耐候性等方面,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铱掺杂电致发光材料,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铱掺杂电致发光材料,其结构通式为式I:
式中,R1表示为单、二、三或四取代基;R2表示为单、二、三或四取代基;R3表示单或二取代基;
R1、R2、R3、R4、R5、R6各自独立地为氢、氘、卤素、氰基、亚磺酰基、磺酰基、取代或非取代的烷基、取代或非取代的芳基、取代或非取代的杂芳基中的至少一种;
且R1、R2、R3所表示的取代基中,至少有一个为氟;R4、R5、R6所表示的取代基中,至少有一个为氟。
优选的,R1、R2、R3、R4、R5、R6各自独立地为氢、氘、卤素、氰基、取代或非取代的C1~C30烷基、取代或非取代的C6~C20芳基、取代或非取代的C4~C12杂芳基中的至少一种;卤素为氟、氯、溴、碘中的任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奥来德(上海)光电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奥来德(上海)光电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2578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