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雷达的无人机测高方法和装置以及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26091.X | 申请日: | 2020-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344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08 |
发明(设计)人: | 张谅;赵铁刚;于启月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精益远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S13/88 | 分类号: | G01S13/88;G01C5/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原创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101 | 代理人: | 龚杰奇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集***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雷达 无人机 测高 方法 装置 以及 设备 | ||
1.一种基于雷达的无人机测高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在第一时间段t1内,在预设的第一频段获取无人机的第一飞行高度;
在第二时间段t2内,在预设的第二频段获取无人机的第二飞行高度;其中,t1和 t2连续且时长均较短;
当判断所述第一飞行高度小于等于第一检测高度阈值时,则取所述第一飞行高度确定无人机的当前飞行高度;
否则,当判断所述第二飞行高度大于等于第二检测高度阈值时,则取所述第二飞行高度确定无人机的当前飞行高度;其中,所述第二检测高度阈值大于所述第一检测高度阈值;
否则,取所述第一飞行高度与所述第二飞行高度的平均值确定无人机的当前飞行高度;所述第一检测高度阈值定义为H1、所述第二检测高度阈值定义为H2,则有
H1=c/B2;
H2=c N/( 4B1);其中,
c表示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B1表示雷达工作在第一频段时使用的调频带宽,B2表示雷达工作在第二频段时使用的调频带宽,且 B1>B2,N表示判断第一飞行高度时对检测中频信号的采样点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雷达的无人机测高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频段设置为60GHz或77GHz。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雷达的无人机测高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频段设置为24GHz。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雷达的无人机测高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当判断所述第一飞行高度小于等于第一检测高度阈值时,则取所述第一飞行高度确定无人机的当前飞行高度;否则,当判断所述第二飞行高度大于等于第二检测高度阈值时,则取所述第二飞行高度确定无人机的当前飞行高度;其中,所述第二检测高度阈值大于所述第一检测高度阈值;否则,取所述第一飞行高度与所述第二飞行高度的平均值确定无人机的当前飞行高度之后,还包括:
在预设时间内,根据无人机在所述第二检测高度阈值以下的高度飞行时,统计无人机的当前飞行高度的变化曲线,确定无人机下方对应的地面的起伏分布情况。
5.一种基于雷达的无人机测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在第一时间段t1内,在预设的第一频段获取无人机的第一飞行高度;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在第二时间段t2内,在预设的第二频段获取无人机的第二飞行高度;其中,t1和 t2连续且时长均较短;
确定高度单元,用于当判断所述第一飞行高度小于等于第一检测高度阈值时,则取所述第一飞行高度确定无人机的当前飞行高度;否则,当判断所述第二飞行高度大于等于第二检测高度阈值时,则取所述第二飞行高度确定无人机的当前飞行高度;其中,所述第二检测高度阈值大于所述第一检测高度阈值;否则,取所述第一飞行高度与所述第二飞行高度的平均值确定无人机的当前飞行高度;所述第一检测高度阈值定义为H1、所述第二检测高度阈值定义为H2,则有
H1=c/B2;
H2=c N/( 4B1);其中,
c表示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B1表示雷达工作在第一频段时使用的调频带宽,B2表示雷达工作在第二频段时使用的调频带宽,且 B1>B2,N表示判断第一飞行高度时对检测中频信号的采样点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精益远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精益远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26091.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