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香菇菌棒的保水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26309.1 | 申请日: | 2020-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613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发明(设计)人: | 常树满;秦志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同辉食用菌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67/04 | 分类号: | C08L67/04;C08L1/02;C08L5/04;C08L89/00;C08L97/02;C08L23/06;C08L91/06;C08K9/02;C08K3/04;C08J5/18;A01G18/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63500 贵州省遵义市道真***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香菇 水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农业用材料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用于香菇菌棒的保水剂及其制备方法。该保水剂其原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聚乳酸,银离子改性的碳纳米管/纤维素粉,生物天然高分子,含钙离子盐以及生物降解催化剂。该保水剂的力学性能优异,抗菌性能好,绿色环保,易降解且降解时间短。该制备方法包括:(1)银离子改性的碳纳米管/纤维素粉分散液的制备;(2)生物天然高分子分散液的制备;(3)预聚液的制备;(4)挤出成膜。该制备方法易操作,环保无污染,能够制备得到性能优异的保水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用材料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香菇菌棒的保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袋料香菇栽培技术是香菇种植中最为常用的技术。袋料香菇栽培过程中,香菇菌棒的保水非常重要。现有技术中,多采用手工割袋方法来对香菇菌棒进行保水。然而,采用手工割袋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容易造成菇蕾畸形,割口过多也容易造成菌棒的水分挥发。
针对手工割袋的上述缺点,近年来出现了用石蜡浸菌棒的保水技术。然而,采用该技术会对香菇的食用带来安全隐患。
公开号为CN104119741B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香菇菌棒生物质保水剂及制备方法与应用,不仅能够保留香菇种植过程中的绿色、无污染,更能满足现代社会对香菇种植工艺的需求,同时可大大减轻劳动力,有效减少白色污染对环境的破坏。然而,该保水剂的功能仍然较为单一,且上述保水剂的力学性能较低,易被划破从而产生裂口,保水能力降低,菌棒易感染,使用寿命较短。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上述的不足,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用于香菇菌棒的保水剂,该保水剂的力学性能优异,抗菌保鲜性能好,绿色环保,易降解且降解时间短。
针对现有技术中上述的不足,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用于香菇菌棒的保水剂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易操作,环保无污染,能够制备得到性能优异的保水剂。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用于香菇菌棒的保水剂,其原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聚乳酸65-83份,银离子改性的碳纳米管/纤维素粉2-5份,生物天然高分子7-15份,含钙离子盐4-8份以及生物降解催化剂8-12份。
一种上述用于香菇菌棒的保水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银离子改性的碳纳米管/纤维素粉分散液的制备:将银离子改性的碳纳米管/纤维素粉加入去离子水中超声分散得到银离子改性的碳纳米管/纤维素粉分散液;(2)生物天然高分子分散液的制备:将生物天然高分子加入去离子水中超声分散得到生物天然高分子分散液;(3)预聚液的制备:将银离子改性的碳纳米管/纤维素粉分散液和生物天然高分子分散液混合搅拌,冰火浴加入氧化还原剂,并加入聚乳酸和生物降解催化剂,再搅拌得到预聚液;(4)挤出成膜:将预聚液采用自流延成膜方式于模具中制膜,接着在钙离子盐的溶液中浸泡20-30min后干燥。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香菇菌棒的保水剂及其制备方法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提供的该种用于香菇菌棒的保水剂,通过含钙离子盐可与生物天然高分子进行螯合从而提高保水剂的延展性,银离子改性的碳纳米管/纤维素粉作为无机粉体具有增强和交联的作用,银离子改性的碳纳米管/纤维素粉在使用过程中,银离子能够得以缓慢释放从而起到杀菌抗菌的作用;聚乳酸无毒害无污染,具有良好的生物可降解性,与聚乙烯树脂塑料相比其弹性和韧性较低;本申请中,通过上述各原料之间的配比之间的协同,能够将该保水剂的力学性能达到一个平衡,以使香菇易在自身力量下钻出,避免畸形,提高品质,且同时该保水剂不易在外力作用下轻易被划破,从而能够起到更好的保水作用。此外,生物降解催化剂可缩短降解时间。本申请正是通过上述各原料以及采用各原料之间的配比,协同配合,共同作用,使制备得到的保水剂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使用的同时具备良好的抗菌性能和保鲜性能,易降解且降解时间短,绿色环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同辉食用菌发展有限公司,未经贵州同辉食用菌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2630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