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撬装式岸边配料站及水体净化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26312.3 | 申请日: | 2020-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572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发明(设计)人: | 庄绪亮;王蕾;徐圣君;吴尚华;白志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B01F13/00 | 分类号: | B01F13/00;B01F7/18;C02F3/34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张拥 |
地址: | 100085***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撬装式 岸边 配料 水体 净化系统 | ||
本申请提供一种撬装式岸边配料站及水体净化系统。具体地,所述撬装式岸边配料站包括:底座和至少一配料单元;所述底座包括撬装部和承载板;所述撬装部用于实现撬装;所述承载板用于设置所述至少一配料单元;所述配料单元包括罐体、搅拌组件和外送泵;所述罐体和所述承载板固定连接;所述搅拌组件设置于所述罐体的顶部且能够对所述罐体内的原料进行搅拌;所述外送泵设置于与所述罐体相连的配料输送管上,用于排出搅拌均匀的原料。利用撬装部实现整个底座及其上的所述至少一配料单元的撬装,使得所述至少一个配料单元能够灵活的移动便于运输至岸边,从而实现在岸边完成配料。
技术领域
本申请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涉及环境治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撬装式岸边配料站及水体净化系统。
背景技术
水体藻华是水体污染的重要表现。近年来,国内外专家研究了多种富营养化及藻华治理技术;其中,向藻华水体中喷洒修复材料(例如,微生物)是治理藻华污染的有效技术手段之一。
为保证修复材料的质量,现有的修复材料的配料和运料过程较为复杂,费时费力且成本高昂,严重制约水上除藻设备的工作效率。对于大面积藻华聚集的水体,这一问题尤其突出。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撬装式岸边配料站,以解决修复材料的配料和运料过程复杂,成本高昂的问题。
基于上述目的,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撬装式岸边配料站,包括:底座和至少一配料单元;
所述底座包括撬装部和承载板;所述撬装部用于实现撬装;所述承载板用于设置所述至少一配料单元;
所述配料单元包括罐体、搅拌组件和外送泵;
所述罐体和所述承载板固定连接;
所述搅拌组件设置于所述罐体的顶部且能够对所述罐体内的原料进行搅拌;
所述外送泵设置于与所述罐体相连的配料输送管上,用于排出搅拌均匀的原料。
进一步地,所述撬装部包括凹槽,所述凹槽设置于所述承载板背离所述罐体的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配料单元还包括控温组件;
所述控温组件包括温度探头、加热棒和控温仪;
所述温度探头设置于所述罐体内用于测量所述罐体内的温度;
所述加热棒设置于所述罐体内;
所述控温仪连接所述温度探头和所述加热棒,并根据所述温度探头的温度控制所述加热棒工作。
进一步地,所述搅拌组件包括可升降搅拌器,用于调节不同高度上原料的粒度分布。
进一步地,所述罐体还包括用于排出所述原料中超过设定粒径的颗粒的泄渣孔。
进一步地,所述配料单元还包括初级润湿组件;所述初级润湿组件通过润湿管路连通所述罐体。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包括至少一个子底座,所述子底座和所述配料单元一一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至少一配料单元包括微生物配料单元、负载配料单元和改性配料单元。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水体净化系统,包括:水上作业设备和前述任一所述的撬装式岸边配料站;
所述水上作业设备通过配料输送管可拆卸连接至少一所述配料单元,以获取相应的配料。
进一步地,所述水上作业设备包括喷洒作业仓和移动仓;
所述喷洒作业仓和所述移动仓可拆卸连接,所述移动仓能够带动所述喷洒作用仓移动。
进一步地,还包括水体图像采集单元和控制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未经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2631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