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喷器组件控制柜及开启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26408.X | 申请日: | 2020-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327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熊勇;李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营市汇安科工贸有限责任公司;东营汇安高科电子有限责任公司;青岛汇安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9/00 | 分类号: | G07C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岚智财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624 | 代理人: | 郭智 |
地址: | 2571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喷器组 控制 开启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喷器组件控制柜及开启方法,包括正面敞口的柜体、位于柜体内的控制组件、与柜体相匹配的柜门,所述柜门由电控锁控制进行上锁,所述电控锁与控制器信号连接,所述控制器实时获取井口溢流量。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防喷器组控制柜完全依靠人工开锁而导致的不稳定问题,实现降低不确定性因素干扰,在需要时自动开锁、确保稳定对防喷器组进行控制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井口防喷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喷器组件控制柜及开启方法。
背景技术
井口防喷器是用于试油、修井、完井等作业过程中关闭井口,防止井喷事故发生,将全封和半封两种功能合为一体,具有结构简单,易操作,耐高压等特点,是油田常用的防止井喷的安全密封井口装置。目前的井口防喷系统一般为防喷器组,包括了环形(万能)防喷器、半封闸板防喷器、全封(剪切)闸板防喷器这三种组合;其中全封和半封可以是单闸板、也可以是双闸板,这根据前期地质资料中对该井井下地层压力的预估来进行适应选择。防喷器组一般由液压驱动,液压站位于井口附近。目前在井场上,对防喷器组有以下三种控制方式:1)由司钻房内的控制柜进行控制;2)由中控室内的控制柜进行控制;3)在井口操作液压站进行控制;上述三种控制方式并存,是保证井场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其中,司钻房内的控制柜用于司钻在溢流、井涌、井喷等事故工况下快速关井,是最重要的安全防线,因为相较于中控室内的甲方监督或管理人员而言,司钻始终是位于一线、直面井口,对井下情况最了解的人,一旦井下有异常情况,司钻是能够通过井下参数的变化、对游车的控制手感等最直观的进行了解。因此,无论是在国内外何种油田的钻探过程中,司钻都永远是关井的第一负责人。
同时,处于工作状态下的司钻房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司钻房朝向钻台井口方向的门必为气密门,且司钻房所配备的逃生门一般都位于背离钻台井口的一侧,这不仅是为了保护司钻安全,也是为了保护位于司钻房内的防喷器组控制柜的安全。司钻房内的防喷器组控制柜为一个方形柜体,各防喷器的控制组件位于该控制柜内,且该柜体的正面为带锁玻璃门,在所有井口人员中,只有司钻才具有该玻璃门的门锁钥匙,才有权限打开该玻璃门对控制组件进行操作,这样能够有效避免钻工或其余人员对控制柜的误操,因此司钻房经常有其余人员进入进行工作,如定向井工程师、泥浆工程师、固井工程师甚至各类实习人员等。此外,现有技术中使用玻璃门作为防喷器组控制柜的柜门,除了利用玻璃透明的特性便于观察以外,还考虑了在遭遇突发井涌或井喷、且司钻临时不在或仓促中无法找到门锁钥匙时,任何井口人员都能够使用铁锤等工具将其砸烂来紧急关井,充分为突发情况预留可操作空间。
不过,现有技术中防喷器组控制柜完全依靠人工开锁,在突发情况下始终存在慌乱中找不到钥匙、无法稳定开锁的情况;此外现有技术使用玻璃作为柜门,若玻璃厚度较小则安全性无法保证,若玻璃厚度较大又存在质量过大、难以轻易砸烂的问题,始终无法在安全性和稳定性之间取得平衡。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防喷器组件控制柜及开启方法,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防喷器组控制柜完全依靠人工开锁而导致的不稳定问题,实现降低不确定性因素干扰,在需要时自动开锁、确保稳定对防喷器组进行控制的目的。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防喷器组件控制柜,包括正面敞口的柜体、位于柜体内的控制组件、与柜体相匹配的柜门,所述柜门由电控锁控制进行上锁,所述电控锁与控制器信号连接,所述控制器实时获取井口溢流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营市汇安科工贸有限责任公司;东营汇安高科电子有限责任公司;青岛汇安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东营市汇安科工贸有限责任公司;东营汇安高科电子有限责任公司;青岛汇安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2640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