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二茂镁连续化合成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26702.0 | 申请日: | 2020-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443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发明(设计)人: | 王伟;武利曙;汪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亚格盛电子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8/02 | 分类号: | B01J8/02;B01J19/24;C07F17/00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胡定华 |
地址: | 241009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二茂镁 连续 化合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二茂镁连续化合成装置,包括固体物料高位罐、反应器和接收罐,固体物料高位罐设置在反应器的上端,接收罐设置在反应器的下端,固体物料高位罐与反应器之间设置有进料阀,反应器上部设置有进气管,进气管上设置有气体流量计,接收罐上端一侧设置有出气管,出气管上设置有出气阀,接收罐下端设置有称重设备。实现从原有使用玻璃仪器小量合成的实验室型装置,成为可以实现工业化连续生产的装置;通过精确控制气体物料的进料量,准确控制反应速度,根据接收罐增重判断固体物料剩余量情况,利用固体物料高位罐上的称重装置与控制阀精确补加固体物料,实现整个合成过程长时间不停机,极大的提高的二茂镁生产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MO源生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二茂镁连续化合成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环戊二烯与金属镁气固反应的二茂镁合成工艺中,主要采用小型玻璃设备进行。常规玻璃设备体积小,单批合成二茂镁粗品产量仅为50~200g,且每批合成结束需要拆除装置,经过清洗烘干后才可以重新投料进行下一批合成,无法满足量产级别的需求。因此,解决单批合成二茂镁粗品产量不高的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二茂镁连续化合成装置,通过一次性向固体物料高位罐中加入足够量的固体物料,利用控制阀定时开闭与高位罐称重装置连锁,间歇式向反应器中加料,同时利用气体流量调节装置精确控制气体进料量,以保持整个合成反应连续可控的进行,无需频繁拆卸加料,以达到高效合成二茂镁的目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二茂镁连续化合成装置,包括固体物料高位罐、反应器和接收罐,所述固体物料高位罐设置在反应器的上端,所述接收罐设置在反应器的下端,所述固体物料高位罐与反应器之间设置有进料阀,所述反应器上部设置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上设置有气体流量计,所述接收罐上端一侧设置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上设置有出气阀,所述接收罐下端设置有称重设备,所述反应器中段设置有打孔隔板。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固体物料高位罐与进料阀之间设置有波纹软管,所述固体物料高位罐上设置有称重装置,通过称重装置对固体物料高位罐内的物料进行称重。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反应器外包裹设置有带有温控装置的加热装置,通过加热装置对反应器进行加热控温。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接收罐内设置有偏心挡板,所述偏心挡板设置在出气管旁。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反应器上设置有温度计套管,通过在温度计套管内插入温度计进行温度检测。
反应器具有自动化控制的进气装置与自动化控制的固体物料补加装置,固体物料根据自动控制系统指令通过进料阀开闭补加固体物料,气体物料通过气体流量计精确控制气体进料量,优选质量流量计。
反应器和温度计套管材质可以为不与气体物料反应的其他金属材质铜等以及不与气体反应的非金属材料石墨等;本装置的加热装置为带温度控制装置的铝制加热块,本装置的接收罐内设计有偏心挡板,可以有效增加气体流转路径,减少产品粉料被带出接收罐的风险。
上述合成装置高位罐设计为较大体积且带有置换口,可以一次性加入大量固体物料的同时,关闭进料阀的情况下还可以及时补充固体物料,通过置换口置换干净空气以实现合成反应不停条件下固体物料的补充;高位罐下设计有波纹软管,可以极大的减少应力,提高称重模块测量准确性。
接收罐底部设计有称重设备,反映过程中可以根据接收罐增重计算固体物料反应比例,及时补充固体物料。
加热装置设计为带温控系统的加热铝块,依靠温度控制器与铝块间接传热的方式实现反应区温度均匀稳定。
本装置可拆分为反应器、接收罐、高位罐以及连接管道等部分,高温部分接口使用刀口法兰米粉,低温部分使用四氟或者橡胶材质密封垫圈密封,整体可以较方便的拆卸以便于定期清理与维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亚格盛电子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亚格盛电子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2670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