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风力发电机组叶片净空的监测装置及方法及风力发电机组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27013.1 | 申请日: | 2020-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633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李强;张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电气风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3D17/00 | 分类号: | F03D17/00;F03D13/20;F03D8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博思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15 | 代理人: | 林祥 |
地址: | 200241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风力 发电 机组 叶片 净空 监测 装置 方法 | ||
1.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叶片净空的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设置在风力发电机组的每个叶片上的信号发射器,所述信号发射器安装于所述叶片的叶尖顶端;
设置于所述风力发电机组的机舱上的第一信号接收器和第二信号接收器,所述风力发电机组具有净空安全距离平面,所述净空安全距离平面为位于叶尖与塔筒的净空安全距离位置处并与所述塔筒的轴线平行的平面,其中,所述第一信号接收器和所述第二信号接收器相对于所述净空安全距离平面对称设置;以及
控制系统,与所述第一信号接收器和所述第二信号接收器通讯连接,所述控制系统根据所述第一信号接收器和所述第二信号接收器接收所述信号发射器发射的信号的先后顺序来确定是否存在扫塔风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号接收器靠近所述叶片,所述第二信号接收器靠近所述塔筒,当所述第一信号接收器比所述第二信号接收器先接收到所述信号发射器发射的信号,则所述控制系统确定所述叶片位于所述净空安全距离平面之外,所述塔筒安全;当所述第一信号接收器和所述第二信号接收器同时或者所述第一信号接收器比所述第二信号接收器晚接收到所述信号发射器发射的信号,则所述控制系统确定所述叶片位于所述净空安全距离平面之上或之内,存在扫塔风险。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在确定存在扫塔风险时控制所述风力发电机组进行停机操作。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号接收器和所述第二信号接收器安装于所述机舱的底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号接收器和所述第二信号接收器位于所述风力发电机组的驱动链轴线在所述风力发电机组的机舱底面的投影线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号接收器和所述第二信号接收器安装于所述机舱的侧面。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号接收器和所述第二信号接收器的信号接收范围为所述叶片从上方旋转接近所述塔筒的预定角度范围。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发射器由太阳能电池供电。
9.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叶片净空的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在风力发电机组的叶片从上方接近塔筒的预定角度范围时由信号发射器发射信号,其中,所述信号发射器安装于所述风力发电机组的每个叶片的叶尖顶端;
由安装于所述风力发电机组的机舱上的第一信号接收器和第二信号接收器分别接收所述信号发射器发射的信号,其中,所述第一信号接收器和所述第二信号接收器相对于所述风力发电机组的净空安全距离平面对称设置,所述净空安全距离平面为位于叶尖与塔筒的净空安全距离位置处并与所述塔筒的轴线平行的平面;以及
根据所述第一信号接收器和所述第二信号接收器接收所述信号发射器发射的信号的先后顺序来确定是否存在扫塔风险。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号接收器靠近所述叶片,所述第二信号接收器靠近所述塔筒,当所述第一信号接收器比所述第二信号接收器先接收到所述信号发射器发射的信号,则确定所述叶片位于所述净空安全距离平面之外,所述塔筒安全;当所述第一信号接收器和所述第二信号接收器同时或者所述第一信号接收器比所述第二信号接收器晚接收到所述信号发射器发射的信号,则确定所述叶片位于所述净空安全距离平面之上或之内,存在扫塔风险。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确定存在扫塔风险时控制所述风力发电机组进行停机操作。
12.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其包括塔筒、安装在所述塔筒顶端的机舱、安装在所述机舱一端的轮毂以及安装于所述轮毂上的多个叶片,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风力发电机组叶片净空的监测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电气风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电气风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2701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