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折弯柔性锌包钢防雷接地线的多道次挤压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27098.3 | 申请日: | 2020-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392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9 |
发明(设计)人: | 黄会忠;刘昌恩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华甸防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1/18 | 分类号: | B21B1/18;B21B45/00;B21C37/04;H01R43/16 |
代理公司: | 天津合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29 | 代理人: | 邢月;石熠 |
地址: | 3125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折弯 柔性 包钢 防雷 接地线 多道 挤压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折弯柔性锌包钢防雷接地线的多道次挤压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锌包钢加热后保温,然后进行调直,将调直后的锌包钢进行多道次挤压后即成。本发明所述的可折弯柔性锌包钢防雷接地线的多道次挤压制备方法可以有效的避免成圈锌包钢产品在开卷校直时导致产品开裂问题的产生,从而提升锌包钢防雷接地产品的综合利用率,解决以往厚锌层(锌层厚度≥1MM)不能成圈供货,只能以6‑9米每根供货的问题;由于可以成卷供货,而减少锌包钢防雷接地线网络焊接头每百米减少10个,以每个接头焊接费用25元计算,每百米彵可以节省250元并且大大提高施工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防雷接地工程施工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折弯柔性锌包钢防雷接地线的多道次挤压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防雷接地系统施工主要用材为铜覆钢、锌包钢,在采用锌包钢作为接地线时,由于锌的物理性质脆,缺乏延展性,在将锌包钢产品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因施工需要进行转弯,从而对锌包钢接地线进行折弯时,锌包钢产品锌层出现开裂或剥落的现象,从而影响锌包钢接地线产品的抗抗腐蚀能力,进而影响整个防雷接地系统的使用安全。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出一种可折弯柔性锌包钢防雷接地线的多道次挤压制备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可折弯柔性锌包钢防雷接地线的多道次挤压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锌包钢加热后保温,然后进行调直,将调直后的锌包钢进行多道次挤压后即成。
进一步,所述的挤压步骤完成后锌包钢的收缩比为35-50%。
进一步,每道次挤压步骤的收缩率相同或不同。
进一步,每道次挤压的收缩率为5-8%。
进一步,所述的加热步骤的温度为200-300℃,时间为30-50分钟。
进一步,所述的保温步骤的时间为10-20分钟。加热与保温步骤主要是为了盘圆的产品在进行校直时表面锌层不开裂、不剥落。
进一步,所述的多道次挤压步骤的时间小于20分钟,挤压过程中锌包钢的表面温度大于等于150℃。开圈的锌包钢产品其表面温度必须≥150℃,产品才可以实现挤压,如低于此温度,产品即使进过挤压也无法达到效果。加热后的锌包钢产品在要求温度以上的条件下,经调直滚轮组进行调直,保证产品经过连轧机时对准中心,防止产生上下浮动,产品根据各种不同规格型号,调整连轧轮组的大小来进行挤压,确保锌包钢产品在经过连轧机时不出现锌层剥落的现象。进过多道连轧轮挤压后的锌包钢产品进入收线装置,进行收线整理。
一种可折弯锌包钢防雷接地线,该接地线由锌包钢加热后保温,然后经过多道次挤压后制备得到。
一种可折弯锌包钢防雷接地线的生产线,包括依次设置的工业回火炉、第一收线装置、调直滚轮组、连轧机与第二收线装置。
所述的可折弯锌包钢防雷接地线的生产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所述的锌包钢放入所述的工业回火炉进行加热、保温,然后经回火炉轨道至第一收线装置,将锌包钢的头部进行初步调直,然后穿过所述的调直滚轮组,倒立式拉丝机进行固定,紧固调直滚轮组,开启所述的轧制机,由连轧机带动锌包钢移动,然后经收线装置自转,进行盘圆包装后即成。
如图1-2所示,所述的多道次挤压制备方法使锌的晶体结构从片状晶体结果转变为细化颗料型晶体结构,提升原子间结合力,从而达到改变锌的物理特性,提高其强度,使其具备一定的延展性。使锌包钢产品在施工中折弯时表面锌层不开裂或剥落,可以实现在其自身直径20倍的转弯半径中折弯90°。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优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华甸防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华甸防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2709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