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密封性能优异的内衣收纳柜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27341.1 | 申请日: | 2020-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891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8 |
发明(设计)人: | 严科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米高家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B61/00 | 分类号: | A47B61/00;A47B49/00;A47B53/02;A47B96/20;F16J15/10;E06B3/36;E06B7/23;B01D53/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145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密封 性能 优异 内衣 收纳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密封性能优异的内衣收纳柜,涉及内衣收纳柜的密封性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内衣收纳柜在取放内衣时,需要将柜门整个打开,从而进行取放,而在柜门打开时,由于柜门开口面积过大,柜体的内部与外界接触面积会变大,从而使得外界的潮气大量进入到柜内,并且使得在取放衣物时柜体内部不能保持为一个较为密封的状态,使得防潮剂的效果下降的问题。所述柜体的内部设置有收纳机构,所述柜体的前端设置有密封门,所述密封门的后端面固定设置有密封橡胶,所述密封门的后端面与柜体的前端外壁贴合,所述密封门与柜体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所述密封门的内部开设有取放槽,且取放槽设置有三个,所述密封门内部的下方开设有加料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内衣收纳柜的密封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密封性能优异的内衣收纳柜。
背景技术
内衣柜,是存放内衣物的柜式家具,由于内衣是与身体直接接触的衣物,因此内衣需要更加的洁净,而在内衣存放时,内衣需要存放在防潮和密封的收纳柜内,从而避免内衣在存放时受到潮气的影响而造成内衣受潮并且滋生细菌,影响身体,现有衣柜防潮一般都是通过防潮剂进行去潮,而由于衣物在取放时,柜门需要经常的打开,并且柜门的面积较大,从而经常打开柜门,柜体内部与外界空气大面积接触,从而使得防潮剂不会起到很好的防潮效果。
现有内衣收纳柜在取放内衣时,需要将柜门整个打开,从而进行取放,而在柜门打开时,由于柜门开口面积过大,柜体的内部与外界接触面积会变大,从而使得外界的潮气大量进入到柜内,并且使得在取放衣物时柜体内部不能保持为一个较为密封的状态,使得防潮剂的效果下降;因此,不满足现有的需求,对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密封性能优异的内衣收纳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密封性能优异的内衣收纳柜,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内衣收纳柜在取放内衣时,需要将柜门整个打开,从而进行取放,而在柜门打开时,由于柜门开口面积过大,柜体的内部与外界接触面积会变大,从而使得外界的潮气大量进入到柜内,并且使得在取放衣物时柜体内部不能保持为一个较为密封的状态,使得防潮剂的效果下降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密封性能优异的内衣收纳柜,包括柜体,所述柜体的内部设置有收纳机构,所述柜体的前端设置有密封门,所述密封门的后端面固定设置有密封橡胶,所述密封门的后端面与柜体的前端外壁贴合,所述密封门与柜体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所述密封门的内部开设有取放槽,且取放槽设置有三个,所述密封门内部的下方开设有加料槽,所述取放槽的前端设置有柜门,所述加料槽的前端设置有箱门,所述柜门与箱门的一侧均与密封门前端外壁分别通过合页转动连接,所述柜门与箱门的后端均固定设置有密封框,所述密封框分别插接在取放槽和加料槽的内部,所述密封框的外壁固定设置有密封胶垫,且密封胶垫的外壁分别与取放槽和加料槽的内壁紧密贴合。
优选的,所述收纳机构由固定杆、转动收纳柜、收纳槽和轴承组成,所述固定杆固定连接在柜体的上方与下方内壁之间,所述转动收纳柜设置有是三个,且三个转动收纳柜均套接在固定杆的外壁,所述轴承设置有三个,所述转动收纳柜通过轴承与固定杆转动连接,所述收纳槽设置有十二个,十二个所述收纳槽分别开设在转动收纳柜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转动收纳柜与取放槽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收纳槽的上方与下方内壁均开设有通风孔,且通风孔设置有若干个。
优选的,所述柜体的下方内壁固定设置有干燥网框,且干燥网框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干燥网框分别位于固定杆的两侧,所述干燥网框的内部设置有防潮剂,所述干燥网框位于加料槽的后端。
优选的,所述柜门与箱门前端面的一侧均固定设置有门把手,所述密封门、柜门和箱门的材质均为透明亚克力材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米高家具有限公司,未经宁波米高家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2734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