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差示扫描量热法的火炸药热稳定性分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27599.1 | 申请日: | 2020-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339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14 |
发明(设计)人: | 丁黎;黄蒙;禄旭;周静;安静;华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25/20 | 分类号: | G01N25/20 |
代理公司: | 西安恒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6 | 代理人: | 李婷 |
地址: | 710065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扫描 量热法 炸药 热稳定性 分级 方法 | ||
1.一种基于差示扫描量热法的火炸药热稳定性分级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测试物料热分解反应,获得物料热动力学参数表观活化能Ea和指前因子A,进而获取物料不同危险等级绝热条件最大反应速率到达时间所需要的工艺温度Tp,并以不同危险等级工艺温度Tp及比操作时间系数δ为标尺,对比衡量工艺过程物料实际工艺温度Tps及实际工艺温度时间ts,将定量获取的物料温度修正系数γ1作为工艺过程物料热稳定性级别,从而进行定量分级评价;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技术步骤:
步骤一,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测试物料热分解反应,获得
利用差示扫描量热试验获取火炸药制造工艺过程物料的热分解反应,获取引起物料快速分解的放热反应峰温,利用热分析动力学的计算方法,即公式(Ⅰ)回归得到物料热分解反应的动力学参数表观活化能Ea和指前因子A:
式中:βi为升温速率,K/s;Ti为分解峰峰温,K,A为指前因子,s-1;Ea为反应的表观活化能,J/mol;R为气体常数,J/(mol·K);
步骤二,获得物料不同危险等级绝热条件最大反应速率到达时间TMRad所需要的工艺温度Tp;
TMRad的根据公式(Ⅱ)计算:
式中:Ea为表观活化能,J/mol;A为指前因子,s-1;Tp为工艺温度,K;R为气体常数,J/(mol·K);Cp物料的比热容,J/(g·K);Qr为物料热分解的放热量,J/g;
采用苏黎世危险性分析法6等级准则为判定条件,TMRad分别为100h,50h,24h,12h,8h,1h,由公式(Ⅱ)分别获得到达6个TMRad所需要的工艺温度Tp依次为:TD100、TD50、TD24、TD12、TD8、TD1;
步骤三,以不同危险等级的6个绝热条件最大反应速率到达时间TMRad划分工艺温度Tp的危险等级,以工艺温度Tp为标尺,对比衡量物料所处的实际工艺温度Tps,定量获得物料温度修正系数γ1,确定物料热稳定性分级方案为:
ad]]> ps]]> 1]]> 物料热稳定等级 ad≥100h]]> ps≤TD100]]> 1 1 ad<100h]]> D100<Tps≤TD50]]> 2 2 ad<50h]]> D50<Tps≤TD24]]> 3 3 ad<24h]]> D24<Tps≤TD12]]> 4 4 ad<12h]]> D12<Tps≤TD8]]> 5 5 ad<8h]]> D8<Tps≤TD1]]> 6~9 6~9 ad<1h]]> ps>TD1]]> 10 10
;
所述的步骤三如果物料温度修正系数γ1取值范围为6~9时,即实际工艺温度TD8≤Tps<TD1时,以不同危险等级的比操作时间系数δ为标尺,进一步采用公式(Ⅲ)定量求解物料温度修正系数γ1:
式中:TMRad为在工艺温度下绝热条件最大反应速率到达时间h;t为此物料在工艺过程中的操作时间h;比操作时间系数δ的表示工艺操作时间的安全裕度,以1倍、2.5倍、4倍安全裕度即比操作时间系数δ=1,δ=2.5,δ=4为标尺,划分物料危险性等级,物料温度修正系数γ1在6~9时取值及热稳定性分级为:
δ δ<1 1≤δ<2.5 2.5≤δ<4 δ>4 1]]> 6 7 8 9 物料热稳定性等级 6 7 8 9
。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未经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2759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