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肿瘤介入术后护理装置及护理病床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27606.8 | 申请日: | 2020-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733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于彦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于彦芳 |
主分类号: | A61G7/00 | 分类号: | A61G7/00;A61G7/05;A61G7/075 |
代理公司: | 北京化育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33 | 代理人: | 尹均利 |
地址: | 253400 山东省德州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肿瘤 介入 术后 护理 装置 病床 | ||
本发明涉及护理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肿瘤介入术后护理装置及护理病床,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底端左右两侧皆固连有两组固定支架,且装置主体右端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部卡合有移动床板,且滑槽下方设置有传动机构,所述移动床板底端固连有第一齿条板,且装置主体底端前后两侧皆固连有第一固定板,所述装置主体下方设置有夹紧机构,且装置主体底端右侧设置有防护机构,所示装置主体前端右侧设置有固定机构。本发明带来了可根据患者实际的需要对夹紧机构的位置进行调整,还带来了可对夹紧机构进行转入和转出,使得患者在转移到护理床时较为方便,同时无需使用夹紧机构的患者可对夹紧机构进行隐藏,增加了装置的实用性和便捷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护理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肿瘤介入术后护理装置及护理病床。
背景技术
瘤介入治疗要分血管介入治疗和非血管介入治疗,血管介入治疗,因为主要是一个股动脉穿刺,通过股动脉穿刺将导管置入肿瘤供血动脉,因此它术后的护理主要是,要观察这个股动脉压迫的情况,有没有渗血、有没有皮下血肿、足背动脉搏动是否两侧一致对称,防止这种下肢的一个缺血,另外的话就是栓塞以后,随着肿瘤的坏死术后会有一过性的发热,这时候也需要及时的发现,进行酒精擦浴或者饮水,至于这种非血管介入治疗,一般就是经皮穿刺,所以也要注意有没有出血的情况,而经过股动脉穿刺的手术后需要保证穿刺的下肢端制动,二十四小时不能动,而是小时后撤除穿刺点绷带或者砂布和者夹紧机构,然后逐步下床活动,而在对下肢进行固定时就会用到介入术后护理装置及护理病床,比如公告号为CN109394451A的授权的中国发明专利的一种肿瘤介入术后护理装置及护理病床,通过设置可移动架、摆动管、漏斗盘、收集容器及抽吸器,摆动管包括第一管段及第二管段,第一管段竖向设置在可移动架上且可绕自身轴线枢转,第二管段与第一管段成大于或等于90°的预定角度,第二管段的一端与第一管的上端连通;漏斗盘设在第二管段的另一端,以接收病人的呕吐物并导流至第二管段;收集容器设在可移动架上,收集容器的第一接口与第一管段的下端连通;抽吸器的吸气口与收集容器的第二接口连通,抽吸器设在可移动架上,且被构造成可随第一管段枢转而联动,以对收集容器进行抽吸形成负压,带来了方便于对患者进行肿瘤介入术后护理,其使用极为方便,操作简单好处,因此可知现在的瘤介入术后护理装置及护理病床基本满足人们需求,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现有的护理病床有些不设有固定机构,而患者经历过手术后往往需要将腿部介入的位置进行固定二十四小时,进行恢复,有些设置有固定机构的护理病床,所带有的夹紧机构一般直接和床体为一体式结构,只可进行夹紧,不能对夹紧机构进行前后移动,由于患者的身形差异,可能介入位置有所调整,而传统的装置无法调整至合适的位置便于患者使用,并且传统的夹紧装置一般直接将固定机构设置与病床上,而患者在转移到护理病床时,夹紧装置直接在床体表面,患者转移时较为麻烦不便,很容易将患者划伤,患者恢复后无法将装置进行隐藏,无需夹紧的患者在使用病床时,较为麻烦不便,因此亟需一种肿瘤介入术后护理装置及护理病床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肿瘤介入术后护理装置及护理病床,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夹紧装置直接在床体表面,患者转移时较为麻烦不便,很容易将患者划伤,患者恢复后无法将装置进行隐藏,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于彦芳,未经于彦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2760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5G技术的饲料加工用搅拌装置
- 下一篇:一种铜套自动加工切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