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收纳柜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28508.6 | 申请日: | 2020-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568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发明(设计)人: | 陈希华;杨华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富桂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B87/00 | 分类号: | A47B87/00;A47B87/02;A47B47/04;A47B91/00;E06B3/36;E05D7/10;E05D7/12;F16B5/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精诚新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8 | 代理人: | 戚东升;阮小凤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收纳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收纳柜,包括拼接在一起的若干列存储箱,每列存储箱包括底座、若干个柜体和每个柜体的开口处插接的能翻转的门板,底层的柜体竖直插接在底座上,上下相邻的柜体竖直插接在一起,左右相邻的柜体通过连接件连接,连接件竖直插接在待连接的左右相邻的两个柜体上。本发明收纳柜,柜体直接竖直插接在底座上,同列的柜体亦通过竖直对插实现连接,同层的柜体通过连接件插接连接,无需锁螺丝,只需一个方向(竖直方向)的插入动作即可实现收纳柜整体的组装,实现快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储存柜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收纳柜。
背景技术
收纳柜是人们生活中常见的设施,用来容纳和储存物品,常常在家庭、超市、商场、景区、游乐场、车站等众多公众场所中设置。由于收纳柜通常具有多个单元柜,因此,拼装好的成品柜体积大,搬运不易。近年来,快拼收纳柜越来越受到市场欢迎,使用者可以很方便地自行组装,免去搬运难的问题。然而现有的快拼收纳柜大多还需要采用螺钉锁固,导致配件多,且需要配有螺丝刀等工具才能组装,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快拼,仍有改进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收纳柜,无需进行锁螺丝工序,拼接简单快捷,实现快拼。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收纳柜,包括拼接在一起的若干列存储箱,每列存储箱包括底座、若干个柜体和每个柜体的开口处插接的能翻转的门板,底层的柜体竖直插接在底座上,上下相邻的柜体竖直插接在一起,左右相邻的柜体通过连接件连接,连接件竖直插接在待连接的左右相邻的两个柜体上。
进一步的,柜体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顶板和背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背板皆在下端设有多个插块,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背板皆在上端设有多个插槽,上下相邻的每两个柜体中位于上方的柜体上的插块插入位于下方的柜体上的插槽中,至少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上的部分插块上设有倒扣,倒扣扣住插槽壁。
进一步的,柜体的第一侧板和背板外侧设有相连通的线槽,左右相邻的各柜体的背板上的线槽相连通,第一侧板上设有穿线孔,第一侧板上的线槽与穿线孔连通。
进一步的,柜体由上下拼接连接的第一构件和至少一个第二构件组成,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皆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背板,第一构件还具有顶板,第一构件竖直拼接在第二构件上方,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两者的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背板皆在下端设有多个插块且在上端设有多个插槽,第一构件上的插块插入第二构件上的插槽中,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至少在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上的部分插块上设有倒扣,倒扣扣住插槽壁。
进一步的,底座上设有多个插槽,位于最底层的柜体的下端的插块插入底座上的插槽中,且插块上的倒扣扣住底座上的插槽壁。
进一步的,连接件具有左右平行的两个竖直的插接部,柜体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上端皆有部分插槽用于容纳插接件的插接部,连接件的两个插接部分别竖直插入待连接的左右相邻的两个柜体上端的插槽中。
进一步的,门板的下端凸出有竖直的转动部,门板的上端通过插销连接柜体,柜体上端和门板上端设有相对准的竖直的插销安装孔,插销上端置于柜体上的插销安装孔中且设有竖直的容置孔,插销下端开叉设置并卡入门板上的插销安装孔中,上下相邻的每两个门板中位于上方的门板的转动部插入位于下方的门板上卡着的插销的容置孔中。
进一步的,底座上设有圆孔,底层的柜体下端的转动部插入底座上的圆孔中。
进一步的,柜体上设有一开口槽,门板中部设有一竖向的柱体,柱体置于开口槽中且能转动,柜体和门板通过柱体和开口槽的配合形成铰接连接。
进一步的,开口槽的开口的朝向与柜体的左右方向和前后方向皆形成夹角,柱体仅在门板的半开状态时能从开口处插入开口槽或从开口槽中拔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富桂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富桂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2850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