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分泌抗SOX17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28751.8 | 申请日: | 2020-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050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发明(设计)人: | 庄光磊;臧荣余;狄文;周小进;师凯旋;林丽锋;殷霞;张振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仁端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5/20 | 分类号: | C12N5/20;C07K16/30;G01N33/574;G01N33/577 |
代理公司: | 苏州衡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29 | 代理人: | 张芹 |
地址: | 2152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泌 sox17 单克隆抗体 杂交瘤 细胞株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泌抗SOX17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及应用,本发明中分泌抗SOX17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4D2F8的保藏号为CCTCC NO:C202097,保藏日期为2020年06月19日,保藏单位为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单位地址为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八一路299号武汉大学校内。本发明提供的单克隆抗体能与SOX17蛋白特异结合,且效价高,亲和力好,能够用于特异检测人SOX17蛋白,并用于卵巢癌的免疫组化检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泌抗SOX17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及应用。
背景技术
卵巢癌是女性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占妇科肿瘤第2位,而其死亡率却是妇科恶性肿瘤首位,成为妇女肿瘤沉默的的杀手。近年来,我国卵巢癌发病率增高且呈年轻化趋势。由于卵巢位于盆腔深部,起病较隐匿,病变早期难以发现且病情发展迅速,加之缺乏有效地筛查及早期诊断的手段,多数患者就诊时已是晚期。尽管化疗在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在临床实践中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目前,包括卵巢癌在内的肿瘤异质性问题得到广泛重视,即使在临床表现上或传统病理分型上类同的肿瘤,其发病的分子根源也不尽相同,这就要求从分子病理水平更深入地探究肿瘤,提高诊疗的精准度。目前,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关键肿瘤相关蛋白进行组织学检测是关系到肿瘤精准诊疗的重要节。本申请前期研究发现SOX17蛋白的表达水平与卵巢癌的恶性程度相关,自主研发的SOX17特异抗体可用于卵巢癌的免疫组化检测。因此对SOX17进行免疫组化检测将更客观准确地反映肿瘤的异化本质和患者个体的临床特性。
现有的商业化SOX17抗体有几余种,由主流抗体试剂公司Santa、Cruz和Abcam等提供,但是均属于基础研究用试剂,没有依据表明这些抗体可以和我们的抗体一样具有合格的特异性并可用于卵巢癌免疫组化检测,特别是目前尚没有任何其它SOX17抗体经过大量组织标本的免疫组化验证并显示出可以通过对SOX17的组织细胞表达水平进行检测来达到对卵巢癌恶性度及患者生存情况进行预后预判的目的。而且,由SOX17特异抗体制备的免疫组化试剂未见报道,SOX17抗体在制备卵巢癌免疫组化检测试剂中的应用也没有先例。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分泌抗SOX17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及应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提供一种分泌抗SOX17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4D2F8,所述杂交瘤细胞株4D2F8的保藏号为CCTCC NO:C202097,保藏日期为2020年06月19日,保藏单位为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单位地址为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八一路299号武汉大学校内。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提供一种单克隆抗体,所述单克隆抗体由所述的杂交瘤细胞株4D2F8所分泌,所述单克隆抗体能够特异性识别人SOX17蛋白。
本发明的第三目的提供一种试剂盒,所述试剂盒中含有上述的单克隆抗体。
作为优选,所述试剂盒中还含有柠檬酸盐缓冲液、内源性过氧化酶阻断剂、酶标羊抗鼠IgG聚合物、DAB缓冲液、DAB底物、DAB显色剂、PBS磷酸盐缓冲液。
本发明的第四目的提供一种单克隆抗体在制备用于卵巢癌免疫组化检测的试剂中的应用。
本发明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单克隆抗体能与SOX17蛋白特异结合,且效价高,亲和力好,能够用于特异检测人SOX17蛋白,并用于卵巢癌的免疫组化检测。本发明提供抗体为核心的免疫组化检测方法,能很好地检测卵巢癌组织细胞中SOX17的表达量和表达位置,便于从免疫组化图中直接判读SOX17在癌组织细胞中的定位和表达情况,并以此为依据判别卵巢癌的个体化异质性及其生存预后。
细胞保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仁端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仁端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2875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