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旋流管橫置的混合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29118.0 | 申请日: | 2020-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276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何龙;张旭;陈增响;何伟娇;付细平;周磊;蒋海荣;马相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威孚力达催化净化器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3/28 | 分类号: | F01N3/28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04 | 代理人: | 曹祖良;陆旦华 |
地址: | 214177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流管 混合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旋流管橫置的混合装置,包括筒体,筒体的上端设置底座,底座上连接喷嘴,所述筒体内设置第一旋流管,第一旋流管的上端设有与喷嘴配合的尿素喷入口,位于尿素喷入口前侧和后侧的第一旋流管上分别设置第一前隔板和第一后隔板,第一旋流管通过第一前隔板和第一后隔板固定在筒体内;所述第一旋流管内设置第二旋流管,第二旋流管通过第二前隔板和第二后隔板固定在第一旋流管的进气端;所述第一旋流管的进气端环设第一叶片及相对应的叶片孔,第一旋流管的出气端设置旋流板,旋流板与第一前隔板之间形成混合腔;本发明能够尽量提高氨混合均匀性、减少尿素结晶的SCR混合装置,保证SCR的稳定运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旋流管橫置的混合装置,属于柴油机尾气后处理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柴油车尾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发展到欧六阶段, SCR(选择性催化还原转化器)技术已经成为国内各大主机厂的首选。SCR技术要求在SCR前端布置尿素混合器,尿素水溶液喷射进入混合器,经混合器的破碎、混合作用,使尿素均匀的分布在SCR前端面。
现有的混合器通常存在混合均匀性较差的问题,从而影响整车的性能。因此,如何将氨气均匀的带到SCR载体端面成为SCR技术中的关键环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双旋流管橫置的混合装置,能够尽量提高氨混合均匀性、减少尿素结晶的SCR混合装置,保证SCR的稳定运行。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一种双旋流管橫置的混合装置,包括筒体,筒体的上端设置底座,底座上连接喷嘴,所述筒体内设置第一旋流管,第一旋流管的上端设有与喷嘴配合的尿素喷入口,位于尿素喷入口前侧和后侧的第一旋流管上分别设置第一前隔板和第一后隔板,第一旋流管通过第一前隔板和第一后隔板固定在筒体内,所述第一前隔板的底部设有腰形孔;所述第一旋流管内设置第二旋流管,第二旋流管通过第二前隔板和第二后隔板固定在第一旋流管的进气端;所述第一旋流管的进气端环设第一叶片及相对应的叶片孔,第一旋流管的底部设置第二叶片及相对应的叶片孔,第二叶片位于第一前隔板和第一后隔板之间,第一旋流管的出气端设置旋流板,旋流板与第一前隔板之间形成混合腔;所述第二后隔板上均布进气口,所述第二旋流管上均布第四叶片及相对应的叶片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叶片设有15~20个,叶片长度为40~50mm,宽度为15~20mm,第一叶片与第一旋流管的角度为30~60°。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叶片设有2~3个,叶片长度30~45mm,宽度为10~20mm,与第一旋流管的角度为30~45°。
进一步地,所述旋流板的中部开有翻边孔,旋流板上沿圆周均匀布置的第三叶片及相对应的叶片孔。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后隔板上的进气口设有4~8个,总的气流流通面积不得小于6000mm2。
进一步地,所述腰形孔的气流流通面积为200~400mm2。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通过双旋流管进气,在进气端加强气流的旋转效果,使尿素水溶液在腔体内能充分混合,再经旋流板的旋转后,扩散到SCR前端面,具有3重旋流,能充分改善尿素的混合效果,提升混合器的氨混合均匀性指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第一旋流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第二后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旋流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第一前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第二旋流管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威孚力达催化净化器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无锡威孚力达催化净化器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2911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环保加气混凝土墙体结构
- 下一篇:节水智能灌溉喷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