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强力短程脱模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29175.9 | 申请日: | 2020-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2253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闫红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机电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C35/02 | 分类号: | B21C35/02;B21C25/02;B21C23/21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序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95 | 代理人: | 朱婷婷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力 短程 脱模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强力短程脱模结构,适用于反挤压件内孔为锥形的产品,包括至少三个液压缸,所述液压缸垂直安装在锻件挤压模具的上模板中,固定在所述上模板上的压板通过液压缸安装孔套接在所述液压缸的液压杆侧的端部并与所述液压缸连接固定,所述液压缸的的活塞杆与所述压板的下方的卸料板连接固定。本发明采用液压缸脱模,脱模力大、且可以根据挤压件尺寸和内孔角度更改液压缸的压力及个数;本发明把脱膜力集中在卸料板和压板之间,不再依靠模具、模板以及设备台面上下螺栓的强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挤压脱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强力短程脱模结构。
背景技术
挤压工艺中,锻件与挤压冲头的脱模(将锻件与挤压冲头分开)一直存在很大问题。反挤压工艺的脱模力受锻件尺寸、模具表面粗糙度以及润滑状况等因素的影响,很难判断其大小,一般反挤压件内孔直径越大脱模力越大,拔模角度越小脱膜力越大。常规脱模靠单纯靠螺栓固定冲头和卸料板,脱模时拉拔螺栓,经常出现卸料板螺栓被拔断,冲头固定螺栓被拔断。如果单纯增加螺栓强度,甚至可能将设备工作台的螺栓拔断,液压固定的工作台会直接被拔离地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的背景技术中所存在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适用于反挤压件内孔为锥形的产品的强力短程脱模结构,使用液压缸进行强力脱模,使得脱模力不再集中在固定螺栓上,可以实现强力瞬间脱模,并可根据脱模情况调整脱模力的大小。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强力短程脱模结构,适用于反挤压件内孔为锥形的产品,包括至少三个液压缸,所述液压缸垂直安装在锻件挤压模具的上模板中,固定在所述上模板上的压板通过液压缸安装孔套接在所述液压缸的液压杆侧的端部并与所述液压缸连接固定,所述液压缸的的活塞杆与所述压板的下方的卸料板连接固定。
其中,所述上模板上在所述液压缸的安装位置开液压缸的安装槽,以容纳安装所述液压缸。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卸料板上开有活塞杆连接安装孔,固定螺栓自所述卸料板的底部穿过所述活塞杆连接安装孔后与顶端伸入所述活塞杆连接安装孔的上部的所述活塞杆的顶端螺纹连接。
其中,所述活塞杆连接安装孔的上部与所述活塞杆的前端直径相匹配,所述液压杆连接安装孔的下部与所述固定螺栓的形状相匹配。
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液压缸为单向只推液压缸,在卸料时所述活塞杆在压力油作用下主动伸出,回程依靠所述上模下行时所述的卸料板与所述下模的接触实现被动收。
其中,所述压板通过冲头孔套接在大直径底端嵌入到所述上模板中的所述冲头的小直径露出部的外周面上,所述压板与所述上模板固定后将冲头压紧固定上所述上模板上。
本发明采用液压缸脱模,脱模力大、且可以根据挤压件尺寸和内孔角度更改液压缸的压力及个数。
本发明把脱膜力集中在卸料板和压板之间,不再依靠模具、模板以及设备台面上下螺栓的强度。
附图说明
图1-2是本发明的强力短程脱模结构的所应用的两种锻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4分别是本发明的强力短程脱模结构的主视以及俯视示意图;
图5-6分别是本发明的强力短程脱模结构的脱模过程中主视示意图
图中:1.下模 2.反挤压件 3.挤压冲头 4.卸料板 5.液压缸 6.压板
7.压板固定螺栓 8.油缸连接螺栓 9.上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机电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机电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2917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