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近偏移距剩余多次波压制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29472.3 | 申请日: | 2020-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476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5 |
发明(设计)人: | 谢俊法;王小卫;王孝;曾华会;徐兴荣;赵玉合;张小美;刘金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V1/36 | 分类号: | G01V1/3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周永君;王涛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偏移 剩余 多次 压制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近偏移距剩余多次波压制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经过多次波压制的地震数据;从第n道地震数据开始依次对所述地震数据的近偏移距数据的每道地震数据进行滤波,以实现对所述地震数据的近偏移距数据的剩余多次波压制;其中,所述地震数据的近偏移距数据是从第0道地震数据到第n道地震数据;n为预设数量。所述装置用于执行上述方法。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近偏移距剩余多次波压制方法及装置,提高了地震数据的近偏移距数据的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近偏移距剩余多次波压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常规地震资料处理中,多次波被视为一种严重干扰一次波的相干噪声,多次波与一次波叠加在一起难以分离,这不仅降低了地震资料的信噪比,而且严重影响了地震成像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对后续的解释工作带来不利影响。
目前,压制多次波的方法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基于波动理论的多次波预测减去法,该方法由于存在依赖精确速度、计算量大等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应用范围受到很大的限制;另一类是根据多次波与一次波的差异,采用滤波的方法进行压制,例如Radon变换,FK变换和预测反褶积等方法。但是,由于多次波和一次波在近偏移距的差异很小,经过多次波压制后,依然存在残留的多次波能量,即剩余多次波。主要集中在近偏移距的剩余多次波,虽然能量不强,但由于近偏移距的同相轴时差较小,能够进行同相叠加,对地震成像造成不利影响。
现有技术中,为了减少剩余多次波对地震数据叠加的不利影响,工业界通常采用内切的办法,即切除部分近偏移距数据,但是这种做法损失了宝贵的近偏移距数据,不利于提高分辨率,也对后续的解释工作造成不利的影响。因此,如何提出一种近偏移距剩余多次波压制方法,以提高成像的可靠性成为本领域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近偏移距剩余多次波压制方法及装置。
一方面,本发明提出一种近偏移距剩余多次波压制方法,包括:
获取经过多次波压制的地震数据;
从第n道地震数据开始依次对所述地震数据的近偏移距数据的每道地震数据进行滤波,以实现对所述地震数据的近偏移距数据的剩余多次波压制;其中,所述地震数据的近偏移距数据是从第0道地震数据到第n道地震数据,n为预设数量。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近偏移距剩余多次波压制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经过多次波压制的地震数据;
滤波模块,用于从第n道地震数据开始依次对所述地震数据的近偏移距数据的每道地震数据进行滤波,以实现对所述地震数据的近偏移距数据的剩余多次波压制;其中,所述地震数据的近偏移距数据是从第0道地震数据到第n道地震数据,n为预设数量。
再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近偏移距剩余多次波压制方法的步骤。
又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近偏移距剩余多次波压制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近偏移距剩余多次波压制方法及装置,获取经过多次波压制的地震数据,从第n道地震数据开始依次对地震数据的近偏移距的每道地震数据进行滤波,以实现对地震数据的近偏移距数据的剩余多次波压制,通过滤波的方式,实现了对近偏移距数据的剩余多次波压制,提高了地震数据的近偏移距数据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2947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