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急性湿疹的中药组合物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30074.3 | 申请日: | 2020-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599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3 |
发明(设计)人: | 黄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卫健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884 | 分类号: | A61K36/884;A61P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21 | 代理人: | 孙倩倩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急性 湿疹 中药 组合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急性湿疹的中药组合物,其由10‑50重量份赤芍、10‑50重量份防风、10‑50重量份蛇床子、10‑50重量份黄芪、10‑40重量份白术、10‑40重量份茵陈、10‑40重量份泽泻、10‑40重量份蒲公英、10‑30重量份车前子和10‑30重量份败酱草制备而成。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对急性湿疹的治疗产生了优异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急性湿疹的中药。
背景技术
湿疹是临床常见的变态反应性炎症性皮肤病,它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过敏性炎症性皮肤病,以皮损对称分布、多形损害、瘙痒剧烈、有渗出倾向、反复发作等为显著特征。湿疹缠绵难愈,临床治疗棘手,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了较大影响。
目前西医学以抗组胺类药物、糖皮质激素以及收敛、保护制剂等对症治疗为主,虽能短时间起效,但易产生药物依赖,并有一定副作用。因此,寻找安全有效的湿疹治疗方法为当前的研究热点。
急性湿渗属于中医的“湿疮”、“浸淫疮”等范畴,根据皮损形态不同湿疫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三期。急性湿疹皮损多为密集粟粒大小的丘疹、丘疱疹,以基底潮红、渗出明显、瘙痒剧烈为主要特点。此时期病机可概括为风、湿、热邪浸淫肌肤,湿敷治疗上应以清热除湿、杀虫止痒为法。亚急性湿疹皮损较急性湿疹渗出减少,但中医辨证仍为风湿热邪浸淫,因此治疗原则不变。慢性湿疹皮损多呈苔藓样变,以色暗红或紫褐、肥厚粗糙、伴有鳞屑或皲裂、自觉瘙痒为主要特点。此时期病机可概括为病久耗伤阴血,血虚风燥,以致肌肤甲错。湿敷治疗上应以养血润燥、祛风止痒为法。
目前,中医药对急性湿疹的治疗积累了一定经验,具有一定的疗效。内治法或辨证分型论治或自拟经验方,或运用中成药等,多从清热利湿、凉血解毒等治则治疗急性湿疹;外治法和针刺拔罐法亦有应用,外治法尤其适用于婴儿湿疫。
赤芍为毛茛科植物芍药或川赤芍的干燥根,归肝经。赤芍清热凉血,散瘀止痛,主治温毒发斑,吐血衄血,目赤肿痛,肝郁胁痛,经闭痛经,症瘕腹痛,跌扑损伤,痈肿疮疡。
防风为伞形科植物防风的干燥根,归膀胱、肝、脾经。防风解表祛风,胜湿,止痉,主要用于感冒头痛,风湿痹痛,风疹瘙痒,破伤风。
蛇床子为伞形科植物蛇床的干燥成熟果实,归肾经。蛇床子温肾壮阳、燥湿祛风,主治心律失常、高血压,骨质疏松、失眠等。
黄芪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和膜荚黄芪的根,归脾经、肺经。黄芪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生肌,主治慢性肾炎、久泻、脱肛、子宫脱垂、痈疽难溃、疮口久不愈合、小儿支气管哮喘、慢性乙型肝炎、慢性肾炎和病毒性心肌炎。
白术为菊科植物白术的根茎,归脾经、胃经。白术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主治脾胃气弱、不思饮食、倦怠少气、虚胀、泄泻、痰饮、水肿、黄疸、湿痹、小便不利、头晕、自汗、胎气不安等。
茵陈为菊科植物茵陈蒿地上部分,归脾经、胃经、膀胱经。茵陈清湿热、退黄疸,具有利胆、解热、保肝、降脂、降血压、平喘、抑菌、抗病毒、利尿、抗癌、镇痛、防龋、消炎等作用。
泽泻为泽泻科植物泽泻的块茎,归肾、膀胱经。泽泻利水渗湿、泄热通淋,主要用于治疗内耳眩晕症、血脂异常、遗精、脂肪肝及糖尿病等。
蒲公英为菊科植物蒲公英、碱地蒲公英或同属数种植物的干燥全草,归肝、胃经。蒲公英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主治疔疮肿毒,乳痈,瘰疠,目赤,咽痛,肺痈,肠痈,湿热黄疸,热淋涩痛。
车前子为车前科植物车前或平车前的干燥成熟种子,归肝、肾、肺、小肠经。车前子清热利尿,渗湿通淋,明目,祛痰,主要用于水肿胀满,热淋涩痛,暑湿泄泻,目赤肿痛,痰热咳嗽。
败酱草为败酱科植物黄花败酱或白花败酱的全草,归胃经、大肠经、肝经。败酱草清热解毒、祛瘀排脓,主治阑尾炎、痢疾、肠炎、肝炎、眼结膜炎、产后瘀血腹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卫健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卫健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3007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