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功率解耦的微电网改进下垂控制策略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30105.5 | 申请日: | 2020-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696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发明(设计)人: | 赵艳雷;赵亭亭;王蕾;徐丙垠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J3/38 | 分类号: | H02J3/38 |
代理公司: | 淄博汇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95 | 代理人: | 李时云 |
地址: | 255000 山东省淄博***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功率 电网 改进 下垂 控制 策略 | ||
1.基于功率解耦的微电网改进下垂控制策略,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获取微电网逆变器输出端与微电网并网点之间的线路阻抗Zlinei;
步骤2、根据步骤1中的线路阻抗Zlinei生成转换的新的有功功率P`和无功功率Q`以及新的给定有功功率P0`和无功功率Q0`;
步骤3、根据步骤2中生成的新的有功功率P`和无功功率Q`以及新的给定有功功率P0`和无功功率Q0`输入到传统下垂控制策略生成电压Um和频率f参数,
步骤4、将步骤3中生成的电压Um和频率f参数输入指令生成模块对逆变器进行调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功率解耦的微电网改进下垂控制策略,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1中,
首先、获取微电网逆变器输出端与微电网并网点的电压电流参数;
然后、根据公式:
计算出线路阻抗Zlinei,其中,Ui∠δi、Ii∠φi为微电网中第i个逆变器输出端的电压值和电流值,Upcc∠δpcc为微电网并网点的电压参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功率解耦的微电网改进下垂控制策略,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1中,采用同步相量测量装置PUM获取微电网逆变器输出端与微电网并网点的电压电流参数;
所述同步相量测量装置PUM部署在各逆变器输出端以及微电网并网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功率解耦的微电网改进下垂控制策略,其特征在于:
所述同步相量测量装置PUM通过GPS授时系统实现同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功率解耦的微电网改进下垂控制策略,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2中生成新的有功功率参数P`和无功功率参数Q`的方法为:
步骤2.1、生成基于线路阻感Zlinei的转换矩阵T,
步骤2.2、根据转换矩阵T生成新的有功功率P`和无功功率Q`,
其中,P和Q为微电网输出端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
步骤2.3、根据转换矩阵T生成新的给定有功功率P0`和无功功率Q0`,
其中,P0和Q0为给定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
6.一种基于功率解耦的微电网改进下垂控制器,包括指令生成模块和下垂控制模块,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功率转换模块和数据采集模块;
所述数据采集模块输入端采集微电网逆变器输出端的电压电流以及微电网并网点的电压,数据采集模块根据采集的数据计算出逆变器输出端到微电网并网点的线路阻抗并输入到功率转换模块;
所述功率转换模块将获取的有功功率输入端和无功功率输入端转换为解耦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并输出到下垂控制模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功率解耦的微电网改进下垂控制策略,其特征在于:
所述数据采集模块为同步相量测量装置PU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功率解耦的微电网改进下垂控制策略,其特征在于:
所述功率转换模块通过转换矩阵T实现功率转换,
所述转换矩阵T为:
其中,Zi=Ri+Xi为线路阻抗,
解耦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为
其中P、Q为输入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值,P`、Q`为解耦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理工大学,未经山东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30105.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