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辅助内镜治疗的组织牵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30112.5 | 申请日: | 2020-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562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罗冲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阳市中心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02 | 分类号: | A61B17/02 |
代理公司: | 成都其高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244 | 代理人: | 任坤 |
地址: | 4730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辅助 治疗 组织 牵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辅助内镜治疗的组织牵引装置;包括牵引装置和推送器;所述牵引装置设置在推送器下侧;所述推送器包括手柄、圆管、调节管、连接管、中间管和前端针;所述手柄、圆管、调节管、连接管、中间管和前端针依次首尾连接;所述调节管圆周表面设置有调节器;所述圆管、调节管、连接管和中间管中间均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中间设置有金属丝;所述金属丝下端设置有连接丝;所述连接丝与牵引装置连接。通过在推送器上设置有多个牵引装置,能够一次输送多个牵引装置,减少了手术中的操作频率,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辅助内镜治疗的组织牵引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内镜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许多内镜治疗新技术应用而生,如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内镜下肿瘤挖除术、内镜下全层切除术、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以及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等。由于内镜本身的器械结构局限性,不能在镜下进行组织牵引,从而给内镜下实施治疗带来许多困难及障碍。目前临床上多应用牙线牵引等技术辅助治疗,但这种牵引技术具有很多局限性,实施起来比较繁琐,不能满足临床需求。
在现有技术中,中国专利申请号201910157399.7公开了一种辅助内镜治疗的组织牵引装置,组织牵引装置是两端O型圈中间连接线的哑铃型结构体;推送器包括细管前端连接前端针、后端连接握杆,从前端针后端面向内轴向开设两个管腔,管腔前端通至前端针周表面形成通孔,拉手与握杆相对移位活动连接,两根金属丝穿在前端针的管腔中,前端露出前端针周表面,组织牵引装置的两端O型圈孔分别卡在金属丝前端上,金属丝后端穿过软管中空腔,穿进握杆内与拉手连接。
但是上述技术在使用过程中,一次只能输送一个组织牵引装置,而在手术过程中需要多个组织牵引装置,此时,需要多次频繁操作,手术效率较低,操作过程比较繁琐。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辅助内镜治疗的组织牵引装置,通过在推送器上设置有多个牵引装置,能够一次输送多个牵引装置,减少了手术中的操作频率,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辅助内镜治疗的组织牵引装置;包括牵引装置和推送器;所述牵引装置设置在推送器下侧;所述推送器包括手柄、圆管、调节管、连接管、中间管和前端针;所述手柄、圆管、调节管、连接管、中间管和前端针依次首尾连接;所述调节管圆周表面设置有调节器;所述圆管、调节管、连接管和中间管中间均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中间设置有金属丝;所述金属丝下端设置有连接丝;所述连接丝与牵引装置连接。
优选的,所述调节管中间设置有弹性层,所述弹性层中间设置有通孔;所述金属丝贯穿弹性层上的通孔。
优选的,所述调节管设置有多个调节扣;所述调节管设置有圆孔;所述调节扣位于圆孔处。
优选的,所述调节扣横截面为近似椭圆形,所述调节扣一端位于调节管外侧。
优选的,所述前端针内侧设置有两个空腔,分别为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所述空腔均与通孔连接,所述空腔内均设置有金属丝。
优选的,所述手柄为圆柱形结构,所述手柄下侧设置有凹槽。
优选的,所述中间管上侧设置有外螺纹,所述中间管下侧设置有内螺纹。
优选的,所述调节器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与调节扣对应设置;所述滑槽横截面为圆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金属丝为倒“Y”形结构,所述连接丝设置在金属丝的侧,位于金属丝上的连接丝的长度从下到上依次增加。
优选的,所述圆管上的通孔进口处设置有固定环。
优选的,所述连接丝的尾部设置有弯钩。
优选的,所述牵引装置为医用硅橡胶,聚四氟乙烯膜,聚氨酯膜或聚酰胺膜中的一种,所述前端针为聚乙烯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阳市中心医院,未经南阳市中心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3011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