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线性调频中断连续波的C波段收发组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30278.7 | 申请日: | 2020-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148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03 |
发明(设计)人: | 陈泽宗;魏鋆宇;赵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S7/03 | 分类号: | G01S7/03;G01S7/35;G01S7/02;G01S7/36;H03D7/16;H03L7/093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许莲英 |
地址: | 43007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线性 调频 中断 连续 波段 收发 组件 系统 | ||
1.一种基于线性调频中断连续波的C波段收发组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射控制开关、第一本振模块、射频发射模块、收发天线、本振源锁相环、本振源射频放大器、本振源带通滤波器、等功率功分器、接收控制开关、射频接收模块、第二本振模块、中频输出模块;
所述发射控制开关与所述第一本振模块连接;所述第一本振模块与所述射频发射模块连接;所述射频发射模块与所述收发天线连接;所述的本振源锁相环、本振源射频放大器、本振源带通滤波器、等功率功分器依次连接;所述等功率功分器分别与所述的发射控制开关、接收控制开关连接;所述的射频接收模块、中频输出模块、第二本振模块依次连接;所述收发天线与所述射频接收模块连接;所述接收控制开关与所述的射频接收模块连接;
所述的第一本振模块包括:雷达主板系统、第一本振开关、发射端本振带通滤波器、发射端本振射频放大器、发射端本振低通滤波器、发射端本振混频器;所述的雷达主板系统、第一本振开关、发射端本振带通滤波器、发射端本振射频放大器、发射端本振低通滤波器、发射端本振混频器依次连接;所述发射端本振混频器与所述发射控制开关连接;
所述的射频发射模块包括:发射端射频带通滤波器、发射端射频放大器、发射端射频低通滤波器;所述的发射端射频带通滤波器、发射端射频放大器、发射端射频低通滤波器依次连接;所述发射端本振混频器与所述发射端射频带通滤波器连接;
所述的射频接收模块包括:接收端限幅器、接收端射频放大器、接收端带通滤波器、接收端射频混频器;所述的接收端限幅器、接收端射频放大器、接收端带通滤波器、接收端射频混频器依次相连;所述接收端射频混频器与所述接收控制开关连接;
所述的中频输出模块包括:接收端中频带通滤波器、接收端中频射频放大器、接收端中频混频器、接收端中频声表滤波器、接收端中频低噪声放大器;所述的接收端中频带通滤波器、接收端中频射频放大器、接收端中频混频器、接收端中频声表滤波器、接收端中频低噪声放大器依次相连;所述接收端射频混频器与所述接收端中频低噪声放大器连接;
所述的第二本振模块包括:接收端本振带通滤波器、接收端本振射频放大器、接收端本振低通滤波器;所述的接收端本振带通滤波器、接收端本振射频放大器、接收端本振低通滤波器依次相连;所述接收端中频混频器与所述接收端本振低通滤波器连接。
2.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线性调频中断连续波的C波段收发组件系统进行基于线性调频中断连续波的C波段收发组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雷达主板系统根据发射门控脉冲控制发射控制开关,结合第一本振模块产生第一本振混频信号,通过射频发射模块、收发天线产生发射射频信号至探测目标;
步骤2:通过本振源锁相环、本振源射频放大器、本振源带通滤波器、等功率功分器产生第一路等功率功分本振源信号、第二路等功率功分本振源信号,将第一路等功率功分本振源信号输出至发射端本振混频器,将第二路等功率功分本振源信号输出至所述接收端射频混频器;
步骤3:通过收发天线、射频接收模块将回波信号经过处理得到带通滤波后射频回波信号,雷达主板系统通过接收门控脉冲控制接收控制开关,通过第一次混频处理得到第一次混频后中频回波信号;通过第二本振模块得到低通滤波后第二本振信号;通过中频输出模块将第一次混频后中频回波信号进行第二次混频处理得到第二次混频后中频回波信号,通过进一步处理得到放大后中频回波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未经武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3027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