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通过3D打印制备具有周期性孔结构的PZT铁电陶瓷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30457.0 | 申请日: | 2020-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286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6 |
发明(设计)人: | 聂恒昌;贾继才;董显林;王根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4B35/491 | 分类号: | C04B35/491;C04B35/622;C04B35/638;B33Y70/10;B33Y10/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瀚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1 | 代理人: | 曹芳玲;郑优丽 |
地址: | 20005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过 打印 制备 具有 周期性 结构 pzt 陶瓷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3D打印制备具有周期性孔结构的PZT铁电陶瓷的方法,包括:(1)将PZT粉体和粘结剂分散于溶剂中,得到PZT浆料;(2)利用绘图软件设计得到具有周期性孔分布结构的陶瓷坯体模型;(3)按照所述陶瓷坯体模型,通过打印针头将PZT浆料挤出成纤维状后,进行逐层打印和干燥,形成具有周期性孔结构的陶瓷坯体;(4)将所得陶瓷坯体经排胶和烧结,得到所述具有周期性孔结构的PZT铁电陶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3D打印制备具有周期性孔结构的PZT铁电陶瓷的方法,属于3D打印与功能陶瓷交叉领域。
背景技术
多孔陶瓷是以气孔为主要特征的一类重要的陶瓷材料,可用于制备各种过滤器、分离装置、流体分布元件、混合元件、节流元件等,也可以制成各种多孔电极、催化剂载体、热交换器、气体传感器等,在冶金、化工、石油、能源、环保、食品、医药、生物等行业具有诸多应用。
在功能陶瓷领域,气孔的引入也可以带来意想不到的有益效果。引入30%体积分数的开口气孔可以将湿度灵敏度提高一个数量级,而1.2%的孔隙率则可以使PTC电热调节器中的电阻率提高20倍。在PZT陶瓷方面,通过引入气孔可以大幅度降低多孔压电陶瓷的介电常数,提高静水压优值;气孔还可以改善压电陶瓷与水、空气等媒介的声阻抗匹配,促进多孔压电陶瓷在水听器领域的进一步应用。引入气孔已被证明是提高PZT95/5铁电陶瓷材料的“塑性”变形能力、延缓冲击损伤破坏的有效途径。
多孔陶瓷的物理性能取决于孔隙率、孔径及不同种类孔的混合。如气孔体积分数和孔径分布对电热调节器、湿度传感器和磁性媒介的性能有很大影响。多孔压电陶瓷材料的弹性模量取决于孔隙率,声速也与孔形状甚至孔径分布都有关系。最近研究发现,气孔的分布情况也是影响铁电陶瓷性能的一个重要因素。气孔的团聚或者不均匀分散会造成材料力学和电学性能的显著降低。因此,实现气孔的均匀分散十分重要。
目前,已经发展了多种先进技术实现多孔陶瓷气孔结构的制备。主要包括有机泡沫浸渍法、发泡法、添加造孔剂法、机械搅拌法、溶胶凝胶法以及等离子交换法等。但是,这些制备技术很难实现气孔分布的周期性调控。最近,以3D打印(Three-DimensionalPrinting)为代表的增材制造技术为实现气孔结构的精确调控提供了一种可能。目前,3D技术在多孔活性生物陶瓷和复杂的结构陶瓷领域应用较为广泛,在电子陶瓷领域目前尚未有相关技术报道。
发明内容
针对目前多孔陶瓷制备技术难以实现PZT铁电陶瓷气孔周期性分布的技术难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通过3D打印制备具有周期性孔结构PZT铁电陶瓷的方法,可以实现PZT铁电陶瓷气孔结构周期性分布和孔隙率可控。
在本发明中,通过3D打印制备具有周期性孔结构的PZT铁电陶瓷的方法包括:
(1)将PZT粉体和粘结剂分散于溶剂中,得到PZT浆料;
(2)利用绘图软件设计得到具有周期性孔分布结构的陶瓷坯体模型;
(3)按照所述陶瓷坯体模型,通过打印针头将PZT浆料挤出成纤维状后,进行逐层打印和干燥,形成具有周期性孔结构的陶瓷坯体;
(4)将所得陶瓷坯体经排胶和烧结,得到所述具有周期性孔结构的PZT铁电陶瓷。
所述PZT粉体为由PbTiO3与PbZrO3形成的固溶体粉体,或经其他元素掺杂或者固溶改性的PZT体系(掺杂元素可为Nb、La、Sb、W、Sr等软性掺杂元素以及Fe、Ba、Mg、Co、Mn、Sc等硬性掺杂元素,掺杂量一般为≤5mol%),粒径为10nm~20μm。应理解,本发明中主要公开的是PZT铁电陶瓷的3D打印方法,上述列举的PZT粉体仅是为了体现本发明可选用不同组成的PZT粉体,但这并不意味着本发明3D打印方法限制于上述组成的PZT体系,其他未列出的PZT体系粉体,同样适用于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3045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法兰生产工艺
- 下一篇:一种食品加工用薯片自动油炸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