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工业废盐转化工艺的粉体输送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30544.6 | 申请日: | 2020-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247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李海;李大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碳氢科技研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53/16 | 分类号: | B65G53/16;B65G53/52;B65G53/46;B65G53/36;B65G53/34;B65D90/32;B01J2/00 |
代理公司: | 西安众和至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49 | 代理人: | 强宏超 |
地址: | 310051 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长河***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工业 转化 工艺 输送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一种适用于工业废盐转化工艺的粉体输送系统,包括粉体备料单元I和粉体输送单元II;工业废盐经废盐粗料储仓进入粉体备料单元I制成符合粒径要求的粉体,经进料混合器所输出的粉料物流在粉料输送装置的作用下上行进入粉体输送单元II送入后续工业废盐转化系统,解决了由于常规粉体输送装置系统进料速率波动大,且进料粒径范围分布宽等缺陷所导致的进料系统与工业废盐高温转化系统不匹配,无法满足工业废盐高温转化系统对进料稳定性、连续性及进料粒径的要求而导致后系统物料转化时间过长且无法连续稳定运行的技术瓶颈,粉体输送系统集成度高、投资低,兼容性好、运行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工业废盐、危险固体废弃物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工业废盐转化工艺的粉体输送系统。
背景技术
根据《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8-2019)以及最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19年修订)》等法律法规,自2020年6月1日起,进入柔性安全填埋场进行填埋处理的危险固体废弃物,若水溶性盐总量超过10%或砷含量超过5%的,必须要进入刚性危废填埋场进行刚性填埋,这将大幅提升目前工业废盐的填埋成本,且由于刚性填埋场对选址有非常高的要求,而现有的其他工业废盐处理方法如温炭化法、高温焚烧法、等离子体熔融法、水泥窑协同处置法、水泥/沥青/树脂稳定固化法等都不同程度的存在工艺流程复杂、对进料组成要求高、易发生低温熔盐腐蚀、设备无法长周期稳定运行、处理成本高、处理规模小、工业废盐无害化不彻底、存在二次污染等瓶颈。因此,针对目前工业废盐危险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技术存在的瓶颈问题,亟需开发一种流程简单、投资及运行成本低且可实现长周期稳定运行的工业废盐高效转化装置及方法。由于工业废盐高温转化系统中的反应涉及高温固溶体、熔融体、无定型玻璃相物质、新生晶体等物质的生成反应,并且上述反应体系对反应温度、物料配比较敏感,异常的进料速率波动、粉体粒径分布等变化都会对反应效率带来负面影响所以,工业废盐转化系统对粉体进料系统的稳定性、连续性及进料粉体进料粒径分布的规整性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必须开发一种适用于
工业废盐转化工艺的高效粉体输送装置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稳态适用于工业废盐转化工艺的粉体输送系统,解决工业废盐高温转化系统稳定、高效运行对粉体进料系统的要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方案:
一种适用于工业废盐转化工艺的粉体输送系统,包括粉体备料单元I和粉体输送单元II;
所述的粉体备料单元I包括依次连接的废盐粗料储仓、粉料制备装置、粉料缓冲仓、粉料输送引流器和进料混合器;
所述的粉体输送单元II包括依次连接的进料储仓、交变压给料仓、进料缓冲仓、粉体进料输送器和进料筛分器;进料筛分器出料口通过进料调控阀及管道与工业废盐转化系统相连接,进料筛分器粗料排放口通过阀组及管道依次连接粗料缓冲仓和粗料储罐;
粉体备料单元I的进料混合器出口通过管道与粉体输送单元II的进料储仓入口相连接,工业废盐经废盐粗料储仓进入粉体备料单元I制成符合粒径要求的粉体,经进料混合器所输出的粉料物流在粉料输送装置的作用下上行进入粉体输送单元II送入后续工业废盐转化系统。
进一步,转化助剂缓冲仓、转化助剂给料器和转化助剂引流器依次连接后与进料混合器入口连通,转化助剂依次通过转化助剂缓冲仓、转化助剂给料器和转化助剂引流器进入进料混合器。
进一步,所述粗料储罐与粉体备料单元I的粉料制备装置入口相连接。
进一步,所述进料混合器输出的粉料输送流向与粉料输送引流器出口轴向垂直。
进一步,所述进料储仓顶部设置有气体泄放口,气体泄放口连接有气体泄放系统,进料储仓内的气体通过气体泄放口进入气体泄放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碳氢科技研究有限公司,未经杭州碳氢科技研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3054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