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物质热解同步还原含锰铁矿物的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30644.9 | 申请日: | 2020-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756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7 |
发明(设计)人: | 冯雅丽;巨金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科技大学;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中国大洋事务管理局) |
主分类号: | C10B53/02 | 分类号: | C10B53/02;C22B5/10;C22B47/00;C22B7/04;C22B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安思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72 | 代理人: | 李彪;张红生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质热解 同步 还原 锰铁 矿物 装置 方法 | ||
1.一种生物质热解同步还原含锰铁矿物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炉体(1)、热解管(2)、出料管(4)、竖直循环管(7)、物料循环管(10)、热解还原管(13)、生物质预热管(16);
所述炉体(1)内设热解管(2)和热解还原管(13),热解还原管(13)套设在热解管(2)内;热解管(2)的进口与生物质预热管(16)的出口连接,热解管(2)的出口与热解引风机(6)的进口连接,热解引风机(6)的出口与竖直循环管(7)的进口连接,竖直循环管(7)的出口与热解还原管(13)的进口连接,热解还原管(13)的出口与出料管(4)的进口连接,出料管(4)的出口与第一级旋风分离器(14)的进口连接,第一级旋风分离器(14)的出口通过管道与第二级旋风分离器(15)的进口连接,第二级旋风分离器(15)的出口与物料循环管(10)的进口连接,物料循环管(10)的出口连通炉体(1)的内部空间;
生物质预热管(16)内设生物质输送机构(12),生物质输送机构(12)与生物质进料口(11)连通;
竖直循环管(7)还与矿物输送机构(9)的出口连通,矿物输送机构(9)的进口与矿物加料口(8)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生物质热解同步还原含锰铁矿物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热解还原管(13)和热解管(2)均呈螺旋形,且热解还原管(13)设置在热解管(2)的螺旋形空间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生物质热解同步还原含锰铁矿物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出料管(4)、竖直循环管(7)、物料循环管(10)和生物质预热管(16)均设置在炉体(1)的外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生物质热解同步还原含锰铁矿物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级旋风分离器(14)与第二级旋风分离器(15)之间有高度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生物质热解同步还原含锰铁矿物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1)的内部空间设置测温元件(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生物质热解同步还原含锰铁矿物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出料管(4)上设置出料引风机(17),物料循环管(10)上设置物料循环引风机(5);所述炉体(1)的顶端设置排气管。
7.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装置的生物质热解同步还原含锰铁矿物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生物质由生物质进料口(11)进入,在生物质预热管(16)中预热,然后经生物质输送机构(12)输送入炉体(1)中的热解管(2);生物质在热解管(2)中进行热解,生物质热解产物在热解引风机(6)的作用下向上运动,经过竖直循环管(7)与矿物加料口(8)进入的含锰铁矿物混合;
2)生物质热解产物与含锰铁矿物的混合物进入炉体(1)的热解还原管(13),在热解还原管(13)中生物质热解产物还原含锰铁矿物,同时未热解完全的生物质再次进行热解并还原含锰铁矿物;
3)热解还原产物经出料管(4)进入第一级旋风分离器(14)和第二级旋风分离器(15),将含锰铁矿物的还原产物与未参与还原的热解产物分离;
4)未参与还原的热解产物经过物料循环管(10)返回到炉体(1)内燃烧利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质为锯末、秸秆、玉米芯、树叶、海藻、海白菜和海带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含锰铁矿物为深海含氧化锰氧化铁矿石和/或陆地含氧化锰氧化铁矿石。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质预热管(16)的预热温度为100-400℃,所述炉体的热解温度为400-12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科技大学;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中国大洋事务管理局),未经北京科技大学;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中国大洋事务管理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30644.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