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接结构体及各向异性导电粘接剂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31018.1 | 申请日: | 2014-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802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7 |
发明(设计)人: | 林慎一;田中雄介 | 申请(专利权)人: | 迪睿合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175/06 | 分类号: | C09J175/06;C09J11/04;C09J9/02;G06F3/041;H01B1/22;H01R11/01;H05K1/14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童春媛;林毅斌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 结构 各向异性 导电 粘接剂 | ||
提供即使在装饰印刷部产生针孔等缺陷的情况下也可防止装饰印刷部的外观受损的连接结构体及各向异性导电粘接剂。在连接结构体中,具备:在装饰层12上形成有电极13的第1电子部件10、形成有与第1电子部件10的电极13相对的电极22的第2电子部件20和将第1电子部件10的电极13与第2电子部件20的电极22连接的各向异性导电膜30;各向异性导电膜30由含有导电性粒子31和黑色颜料32的各向异性导电粘接剂的固化物形成。由此,可减少装饰印刷部的针孔的漏光,维持装饰印刷部的设计性。
本申请是申请日2014年9月12日,申请号201410462471.4,发明名称为“连接结构体及各向异性导电粘接剂”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使用各向异性导电粘接剂连接电子部件而成的连接结构体及各向异性导电粘接剂。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为了提高设计自由度,提出:例如在保护玻璃(cover glass)一体型触摸面板中,在呈框状装饰印刷于外周部的装饰层上形成电极,从而在装饰层上与电路构件接合。
但是,当在装饰印刷部产生针孔(pinhole)等缺陷的情况下,因背光的照射而产生漏光等,而使外观受损。另外,即使通过检查在装饰印刷部发现针孔,也由于已经在装饰层上形成了配线,所以难以修复。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08846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鉴于这样的目前的实际情况而提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结构体,其中,即使在装饰印刷部产生针孔等缺陷的情况下,也可防止装饰印刷部的外观受损;及各向异性导电粘接剂。
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所涉及的连接结构体的特征在于:具备在装饰层上形成有电极的第1电子部件、形成有与上述第1电子部件的电极相对的电极的第2电子部件和将上述第1电子部件的电极与上述第2电子部件的电极连接的各向异性导电膜,上述各向异性导电膜由含有导电性粒子和黑色颜料的各向异性导电粘接剂的固化物形成。
另外,本发明所涉及的触摸面板的特征在于:具备有触摸面板功能的显示窗部、在上述显示窗部以外的周缘部形成的装饰层、在上述装饰层上形成有电极的第1电子部件、形成有与上述第1电子部件的电极相对的电极的第2电子部件和将上述第1电子部件的电极与上述第2电子部件的电极连接的各向异性导电膜,上述各向异性导电膜由含有导电性粒子和黑色颜料的各向异性导电粘接剂的固化物形成。
另外,本发明所涉及的各向异性导电粘接剂的特征在于:含有成膜树脂、自由基聚合性树脂、自由基聚合引发剂、导电性粒子和不以碳为主要原料的黑色颜料。
另外,本发明所涉及的连接结构体的制备方法的特征在于:在装饰层上形成有电极的第1电子部件的电极上,暂时粘贴含有导电性粒子和黑色颜料的各向异性导电薄膜,在上述各向异性导电薄膜上配置第2电子部件,从上述第2电子部件的上面用压接头进行按压。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由于各向异性导电膜的黑色颜料减少装饰印刷部的漏光,所以可防止装饰印刷部的外观受损。
附图说明
[图1] 为示出应用本发明的连接结构体的截面图。
[图2] 为示出连接结构体的一个实例的斜视图。
[图3] 为对使用实施例3的各向异性导电薄膜制备的连接结构体,从评价用玻璃基板侧照射灯光,从评价用FPC侧用金属显微镜进行观察的照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迪睿合电子材料有限公司,未经迪睿合电子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3101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圆周旋转调节台车分料系统
- 下一篇:基于区块链的多级位置信息共享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