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延长蓄电池使用时间的UPS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31370.5 | 申请日: | 2020-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344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发明(设计)人: | 袁勋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瀚耀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9/06 | 分类号: | H02J9/06;H02J7/00;H01M10/44;H01M10/48;G01R31/385;G01R31/396 |
代理公司: | 北京翔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16 | 代理人: | 薛晓军 |
地址: | 102600 北京市大兴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延长 蓄电池 使用时间 ups 系统 | ||
1.一种延长蓄电池使用时间的UPS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模块,其实时检测蓄电池组的每个蓄电池电量Q和性能参数;
充电模块,根据需求选择对应的符合预设调节的充电方式;
放电模块,根据需求选择对应的符合预设调节的放电方式;
控制模块,接收所述检测模块检测的每个蓄电池的电量和性能数据,根据不同的电量和性能数据信息得出性能值C,并根据性能值对蓄电池进行性能分组,根据不同的性能组与预设的充电方式和/或放电方式的数据信息进行对比,通过比较选择不同的充电方式和/或放电方式;
其中,蓄电池组进行工作过程中,按照预设的顺序依次放电,若当前正在放电的蓄电池组的电量消耗达到预设的第一标准Z1后,停止放电,并首先判断当前正在放电的蓄电池组的顺序之前的蓄电池组的电量充电情况,在任一蓄电池组的电量达到预设的第二标准Z2后,优先选择预设顺序之前的蓄电池组进行放电,若预设顺序之前的所有蓄电池组的电量均未达到预设的第二标准Z2,则按照正在放电的蓄电池组的预设顺序之后的蓄电池组放电,并对当前的蓄电池组进行充电;
在某一蓄电池组放电时,按照蓄电池组内的每个蓄电池的性能从高到低依次排序,按照排序的顺序依次放电,若当前正在放电的蓄电池的电量消耗达到预设的第一标准Z1,停止放电,并对正在放电的蓄电池排序顺序之后的蓄电池依次进行放电,当正在放电的蓄电池组内的蓄电池的电量均已消耗达到预设的第一标准Z1,停止放电,若某一蓄电池组充电时,按照蓄电池组内的每个蓄电池的性能从高到低依次排序,按照排序的顺序依次充电,若当前正在充电的蓄电池的电量充电达到预设的第二标准Z2,停止充电;
所述控制模块内设置有接收单元,用以接收所述检测模块检测到的实时数据;所述控制模块内设置有性能矩阵B,其内将蓄电池按照性能值进行分组,并设定蓄电池的性能结果值为C,性能矩阵B(B1,B2,B3,B4,B5),其中,B1表示第一预设性能,B2表示第二预设性能,B3表示第三预设性能,B4表示第四预设性能,B5表示第五预设性能,
对于性能结果值C能够根据以下公式得出:
C= t1/t10 + t2/t20 + v1/v10 + v2/v20 +Q/ Q0
式中,t1表示在相同负载下,蓄电池从预设的第一标准Z1到预设的第二标准Z2的实际充电时间,其中,性能组蓄电池消耗至预设的第一标准Z1所用的时间小于等于性能组蓄电池从预设的第一标准Z1充至预设的第二标准Z2的时间,t10表示在相同负载下,所有蓄电池从预设的第一标准Z1到预设的第二标准Z2的实际充电时间的平均值,t2表示在相同负载下,蓄电池从预设的第二标准Z2到预设的第一标准Z1的实际放电时间,t20表示在相同负载下,所有蓄电池从预设的第二标准Z2到预设的第一标准Z1的实际放电时间的平均值,v1表示在相同负载下,蓄电池从预设的第一标准Z1到预设的第二标准Z2的实际充电速度,v10表示在相同负载下,所有蓄电池从预设的第一标准Z1到预设的第二标准Z2的实际充电速度的平均值,v2表示在相同负载下,蓄电池从预设的第二标准Z2到预设的第一标准Z1的实际放电速度,v20表示在相同负载下,所有蓄电池从预设的第二标准Z2到预设的第一标准Z1的实际放电速度的平均值, Q表示蓄电池的实时电量,Q0表示蓄电池的额定容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延长蓄电池使用时间的UPS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模块包括电量检测单元和性能数据检测单元,所述电量检测单元用以实时检测蓄电池组中每个蓄电池的剩余电量并将电量检测结果实时传输至所述控制模块,所述性能数据检测单元用以实时检测蓄电池组中每个蓄电池的电池含量、充电时间及速度和放电时间及速度,并将性能检测单元检测到的数据传输至所述控制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瀚耀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中瀚耀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3137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