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厚度梯度分布取向膜的液晶微透镜阵列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31865.8 | 申请日: | 2020-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817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徐苗;李振彬;许培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2F1/1337 | 分类号: | G02F1/1337;G02F1/29 |
代理公司: | 合肥金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34114 | 代理人: | 金惠贞 |
地址: | 230009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厚度 梯度 分布 取向 液晶 透镜 阵列 制备 方法 | ||
1.基于厚度梯度分布取向膜的液晶微透镜阵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操作步骤如下:
(1)将透明电极基板超声清洗、烘干、紫外臭氧清洗干净,所述透明电极基板为透明基板上设有导电膜;
(2)在透明电极基板的导电膜上涂设光刻胶层,软烤备用;
(3)用紫外光和具有图案的掩膜版对光刻胶层进行曝光处理,显影处理,得到图案清晰的图案化光刻胶层,硬烤备用;
(4)在具有图案化光刻胶层的导电膜表面涂设疏水层溶液,加热将疏水层溶液中的溶剂挥发干净,形成图案化疏水层;
(5)在丙酮中去除光刻胶,同时除去附着在光刻胶表面的图案化疏水层,获得亲水围堰阵列修饰层;
(6)在亲水围堰阵列修饰层的导电膜表面涂设取向剂溶液,取向剂溶液附着在亲水区域,自组装形成液滴阵列;加热将取向剂溶液中的溶剂挥发,获得凸面或凹面的厚度梯度分布取向膜;
(7)在具有厚度梯度分布取向膜的透明电极基板上涂设液晶层;以具有液晶层的透明电极基板为下基板,在液晶层上设置上基板;所述上基板包括上透明基板,上透明基板的一侧面设有导电膜,所述导电膜上设有聚酰亚胺配向膜;聚酰亚胺配向膜与液晶层对应接触;用20-36μm厚的间隔子封装四周形成盒体,获得液晶微透镜阵列;
工作时,通过调节上基板和下基板之间的电场强度,使液晶分子转动,发生折射率变化,实现液晶微透镜阵列焦距的调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厚度梯度分布取向膜的液晶微透镜阵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透明基板的材料为玻璃、石英玻璃、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酰亚胺中的一种;所述导电膜的材料为氧化铟锡、掺杂氟的氧化铟锡、铝掺杂的氧化锌、聚(3,4-乙烯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酸、纳米银、碳纳米管、石墨烯中的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厚度梯度分布取向膜的液晶微透镜阵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光刻胶层材料为正性光刻胶AR-P-5350或负性光刻胶SU-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厚度梯度分布取向膜的液晶微透镜阵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掩膜版上的图案为圆斑或多边形斑,相邻图案之间的最小间距不低于3微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厚度梯度分布取向膜的液晶微透镜阵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疏水层溶液由全氟(1-丁烯基乙烯醚)和全氟三丁胺按体积比1:5-40混合均匀制成,或为聚二甲基硅氧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厚度梯度分布取向膜的液晶微透镜阵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所述取向膜溶液为聚酰亚胺和N-甲基吡咯烷酮以体积比1:5-30混合均匀制成,或为聚乙烯醇和二甲基亚砜以质量比1:5-40混合均匀制成,或为聚乙烯醇和水以质量比1:5-40混合均匀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厚度梯度分布取向膜的液晶微透镜阵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所述液晶层材料为向列相液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工业大学,未经合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3186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稻田径流水监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连接线夹金具及其操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