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动汽车车载充电系统的下电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32314.3 | 申请日: | 2020-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092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肖聪;金力;黎新;汪斌;苏磊;王为才;徐远;林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3/00 | 分类号: | B60L3/00;B60L53/00;B60L53/20 |
代理公司: | 武汉市首臻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29 | 代理人: | 刘牧 |
地址: | 441058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汽车 车载 充电 系统 方法 | ||
1.一种电动汽车车载充电系统的下电方法,该下电方法在开启之前,所述电动汽车车载充电系统中的OBC正在进行充电,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电方法包括因故障引起下电策略,该因故障引起下电策略是指:
充电过程中的OBC若检测到下电触发条件成立,则OBC先停止高压充电,再通过OBC_Status报文向BMS汇报idle状态,并返回idle状态,随后,若点火开关处于OFF状态,则OBC向BMS发送网络管理报文,并使REQ开关状态为OFF以控制一号线圈(32),从而断开一号开关(31),进而完成下电;
所述车载充电系统包括动力电池、交流充电设备、OBC、VCM与BMS,所述OBC上的BAT+、BAT-接口之间连接有低压电源(4),所述交流充电设备上的CC接口、CP接口分别与VCM、二极管(5)的一端相连接,VCM的另一端与OBC上的CAN_H、CAN_L接口均连接,同时,CAN_H、CAN_L接口与BMS均连接,所述二极管(5)的另一端与OBC上的CP接口、一号电阻(1)、二号电阻(2)的一端相连接,二号电阻(2)的另一端与BAT-接口相连接,一号电阻(1)的另一端与继电器(3)内的一号开关(31)的一端相连接,一号开关(31)的另一端与BAT-接口相连接,继电器(3)内的一号线圈(32)的两端分别与REQ开关、接地端相连接;
所述下电触发条件是指以下条件范围内的任意一种:
BMS_ChargerWorkingEnable = Not Enable;
VCM_ChargingStopRequest = charging stop;
检测到的CP的占空比小于8%或者大于90%或者频率异常;
BMS_CVEndCurrent大于等于设定值;
VCM_CCStatus = Disconnect;
VCM_CableCapacity != 16A 或者 VCM_CableCapacity != 32A;
BMS_ChargingStop == charging stop;
所述CC表示连接确认,CP表示功率确认;所述交流充电设备上的L、N、PE接口与OBC上的AC_L、AC_N、GND接口一一对应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车载充电系统的下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OBC返回idle状态之后,若点火开关处于ON状态,则先通过OBC_Status报文向BMS汇报idle状态,再检验点火开关是否处于OFF状态,若无,则再次通过OBC_Status报文向BMS汇报idle状态,……,依次循环,直至检验到点火开关处于OFF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车载充电系统的下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充电过程中,OBC通过OBC_Status报文向VCM、BMS汇报working状态,通过OBC_CPStatus报文向VCM汇报Connected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车载充电系统的下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频率异常是指CP的频率低于950 Hz或高于1050Hz。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车载充电系统的下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BMS_CVEndCurrent大于等于设定值是指BMS_CVEndCurrent≥0.5A。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车载充电系统的下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条件范围还包括CV小电流指令大于实际输出电流。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车载充电系统的下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电方法还包括正常下电策略,该正常下电策略是指BMS或VCM主动下达指令给OBC要求停止充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3231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