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随身携带的研磨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32513.4 | 申请日: | 2020-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734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2 |
发明(设计)人: | 张国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厨聚厨房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42/02 | 分类号: | A47J42/02;A47J42/38;C04B3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王立民;曾晨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随身携带 研磨 | ||
1.一种可随身携带的研磨器,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研磨头,所述研磨头至少包括内研磨头和外研磨头,所述内研磨头与所述外研磨头活动式配合;
所述内研磨头和所述外研磨头均为陶瓷材质,且所述内研磨头的硬度大于所述外研磨头的硬度;
所述内研磨头的陶瓷材料按重量百分比组成为,纯度≥99%的氧化铝93%、氧化镁2%、氮化硅2%及二氧化钛3%;
所述外研磨头的陶瓷材料按重量百分比为,纯度≥99%的氧化铝93%、氧化镁2%、氧化硅2%及二氧化钛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随身携带的研磨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壳体,所述研磨头与所述壳体之间螺纹连接或卡接配合;
所述研磨头包括研磨壳体、内研磨头及外研磨头;所述研磨壳体包括研磨头外壳体、研磨头内壳体及进料阻挡部;
在所述研磨头外壳体的底端部设置有外研磨头固定部,所述外研磨头固定于所述外研磨头固定部上,所述研磨头外壳体的内壁与所述外研磨头之间设置有落料间隙;
在所述研磨头外壳体的靠近上端的内侧壁设置有一圈滑槽;
所述研磨头内壳体的下端设置有向外延伸的一圈圆环形滑轨,所述圆环形滑轨转动设置于所述滑槽内;
所述内研磨头固定于所述研磨头内壳体内,进料阻挡部固定安装于所述研磨头内壳体的上端,在所述进料阻挡部上设置有第一进料口;
所述外研磨头为圆锥体结构,其顶部面向内研磨头,在所述外研磨头的圆锥体外侧面上设置有多条外研磨凹槽;
所述内研磨头的外形为圆柱体结构,其下端面上设置有与外研磨头配合的圆锥形凹槽,在所述圆锥形凹槽的表面设置有多条内研磨凹槽,在所述内研磨头的上端面设置有储料凹槽,在所述储料凹槽的中心处设置有第二进料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随身携带的研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的轴向距离大于所述圆环形滑轨的轴向宽度,在所述圆环形滑轨的下端面与所述滑槽下侧壁之间设置有弹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随身携带的研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研磨凹槽和所述内研磨凹槽的轴向中线均为非直线,且所述外研磨凹槽的凹槽宽度及所述内研磨凹槽的凹槽宽度均自上向下逐渐减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随身携带的研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研磨凹槽的深度和内研磨凹槽的深度均自上向下逐渐减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随身携带的研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阻挡部上表面为非平面结构,所述进料阻挡部的上表面向中部凹陷,所述第一进料口设置于凹陷的底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随身携带的研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阻挡部下表面的第一进料口的两侧设置有相对的滑道,在所述滑道上设置有进料调节装置,所述进料调节装置包括进料调节板、连杆、复位弹簧及按钮;在所述进料调节板上设置有调节孔,进料调节板安装于滑道内,连接杆套于所述连接杆上后,连接杆的一端与进料调节板连接,另一端穿过研磨头内壳体后与按钮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随身携带的研磨器,其特征在于,在研磨头的外侧设置有防护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厨聚厨房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厨聚厨房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3251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