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漏电起痕和电蚀损试验设备及试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32534.6 | 申请日: | 2020-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655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发明(设计)人: | 刘云蔚;钟磊;田泽群;孙泉;王雨欣;杨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高压电器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西电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12 | 分类号: | G01R31/12;G01H17/0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李鹏威 |
地址: | 710077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漏电 电蚀损 试验 设备 方法 | ||
1.一种耐漏电起痕和电蚀损试验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区域、电气区域和试验区域;
所述控制区域包括电压变送器(4)、电流变送器、PLC控制元件及PC机(2);PC机(2)与PLC控制元件电连接用于输入指令,PLC控制元件与电压变送器(4)电连接;
所述电气区域包括电阻器(7)、步进电机及交/直流变压器(8);电压变送器(4)驱动步进电机进行调压,再经交/直流变压器(8)输出试验电压;交/直流变压器(8)、电阻器(7)和试样电连接形成测试回路;所述电阻器(7)具有电阻更换控制单元,PLC控制元件与电阻更换控制单元电连接;
所述试验区域具有试验装置,试验装置包括水箱(12)、蠕动泵(9)、滴液支架(15)和试样支架(16);所述试样安装在试样支架(16)上,滴液支架(15)具有滴液口(14);蠕动泵(9)具有流速控制单元;PLC控制元件与流速控制单元电连接;PLC控制蠕动泵(9)抽取水箱(12)中的污染液,通过滴液软管从滴液口(14)滴至试样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漏电起痕和电蚀损试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区域、电气区域和试验区域均设置在同一试验箱体内,且控制区域和电气区域设置在试验区域的两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漏电起痕和电蚀损试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12)和蠕动泵(9)设置在试样支架(16)上方,试样支架(16)下方设置有废液槽(11);滴液支架(15)靠近试样支架(16)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漏电起痕和电蚀损试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滴液支架(15)两端装有磁力圆盘用于固定在侧壁上;
所述滴液口(14)具有U型槽口,U型槽口用于夹住所述滴液软管端部;
所述试样支架(16)采用回字型结构,试样通过螺栓固定;试样支架(16)两端安装磁力圆盘用于固定在侧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漏电起痕和电蚀损试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试样支架(16)下方设置有电压输出板(17),电压输出板(17)一端与试样并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漏电起痕和电蚀损试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区域采用试验用大空间结构,所述试验区域内还设置有风机(13)和照明系统。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漏电起痕和电蚀损试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气区域还包括电流变送器,电流变送器串联在所述测试回路中;电流变送器还与PLC控制元件连接。
8.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耐漏电起痕和电蚀损试验设备的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PC机(2)发送控制指令至PLC控制元件;PLC控制元件传输数字信号至电压变送器,驱动步进电机进行调压,再经变压器输出试验电压至试样上;
试样上的电压信号传输至电阻更换控制单元和流速控制单元,电阻更换控制单元和流速控制单元根据电压信号选择不同的电阻值和污染液流速进行试验。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耐漏电起痕和电蚀损试验设备的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更换控制单元和流速控制单元不断检测输入电压信号是否发生改变:
若信号不变,电阻及流速均不发生变化;
若信号发生变化,则判断变化后的电压信号是否当前电阻、流速相匹配;匹配状态下继续运行,不匹配状态下则反馈信号到电阻更换控制单元和流速控制单元,调节至匹配的电阻和流速继续试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高压电器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西电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西安高压电器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西电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3253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金属铣削加工后切削液的分离回收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光通性的LED灯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