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提升终端续航能力的定位方法、装置、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32566.6 | 申请日: | 2020-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002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3 |
发明(设计)人: | 张喆;张戎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云谷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3212 | 分类号: | G06F1/3212;G06F1/3287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新虹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99 | 代理人: | 刘菊美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梅林街道梅都***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提升 终端 续航 能力 定位 方法 装置 可读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涉及移动定位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提升终端续航能力的定位方法、装置、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终端内电池的剩余电量;判断获取到的电池剩余电量的大小,并根据所获取到的电池剩余电量的大小控制所述终端获取位置信息的频率;若获取到的电池剩余电量在第一域值以上,则将所述终端获取位置信息的频率控制在第一频率区间的范围内;若获取到的电池剩余电量在第一域值与第二域值之间,则将所述终端获取位置信息的频率控制在第二频率区间的范围内。上述提供的一种提升终端续航能力的定位方法,能够根据终端剩余电量的多少,改变终端获取位置信息的频率,从而降低终端的耗电速度,解决终端的续航能力不足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定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提升终端续航能力的定位方法、装置、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移动定位技术已经在各智能移动终端设备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极大的促进了社会发展方便了人们日常生活。移动定位技术通过定位技术(例如:北斗卫星导航系统、GPS)来获取移动终端设备实时的位置信息,广泛应用于救援、交通出行、监控等领域。但是,现有的移动终端设备通过高频次定位来达到实时获取终端设备位置信息的目的,这样造成了设备耗电迅速;且碍于移动终端设备体积小的问题,智能移动终端设备一般表现出续航能力差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升终端续航能力的定位方法、装置、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移动终端在获取设备位置信息时,需要通过高频次的定位来完成,这造成移动终端耗电迅速,续航能力不足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提升终端续航能力的定位方法,该方法包括:
获取终端内电池的剩余电量;
判断获取到的电池剩余电量的大小,并根据所获取到的电池剩余电量的大小控制所述终端获取位置信息的频率;若获取到的电池剩余电量在第一域值以上,则将所述终端获取位置信息的频率控制在第一频率区间的范围内;若获取到的电池剩余电量在第一域值与第二域值之间,则将所述终端获取位置信息的频率控制在第二频率区间的范围内;若获取到的电池剩余电量在第二域值以下,则将所述终端获取位置信息的频率控制为第三频率;其中,所述第一域值大于所述第二域值;其中,随着电池的剩余电量逐渐减少,所述终端获取位置信息的频率逐渐降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获取终端内电池的剩余电量之前,还包括:
获取所述终端的WiFi连接状态;
根据所述终端的WiFi连接状态,控制所述终端的定位模式;若所述终端处于WiFi已连接状态,则控制所述终端进入WiFi定位模式;若所述终端不处于WiFi已连接状态,则控制所述终端进入GPS或LBS定位模式;
当所述终端处于WiFi定位模式时,所述第一域值为50%,所述第二域值为20%,所述第一频率区间为5-8分钟/次,所述第二频率区间为15-20分钟/次,所述第三频率为30分钟/次;当所述终端处于GPS或LBS定位模式时,所述第一域值为50%,所述第二域值为20%,所述第一频率区间为3-5分钟/次,所述第二频率区间为10-18分钟/次,所述第三频率为25分钟/次。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终端的WiFi连接状态包括WiFi已连接状态、WiFi断开状态以及WiFi异常状态中的一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LBS定位为GSM定位或CDMA定位。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提升终端续航能力的定位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终端内电池的剩余电量;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获取到的电池剩余电量的大小,并根据所获取到的电池剩余电量的大小控制所述终端获取位置信息的频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云谷创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云谷创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3256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