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热管烧结污泥的制砖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32572.1 | 申请日: | 2020-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602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朱锋盼;郑朝灿;姚永鹤;李晓珍;赵权威;李俊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28B1/087 | 分类号: | B28B1/087;B28B7/42;B28B7/10;B28B7/28;B28B7/00;B28B11/24;C04B33/132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陈勇 |
地址: | 321017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热管 烧结 污泥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热管烧结污泥的制砖工艺。它包括如下步骤:将电热管插入横导热管和竖导热管;从模盒的上端开口注入污泥,开启振动台将污泥振动均匀;关闭振动台,开启电热管将污泥烧结;烧结完成后气缸将横导热管拉出盒体,通过传动机构带动底壁向上运动将烧结好的砖推出盒体;最后由工作人员握住推出的砖将其从盒体中抽出。本发明采用电热管对污泥进行烧结,简化设备和生产流程,并且充分烧结,污泥烧结成砖后也容易从模具中取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热管烧结污泥的制砖工艺。
背景技术
污泥是工业和生活污水产生,其中含有大量有机物和重金属等有害物质, 且在自然环境下难以分解和吸收,易产生二次污染。对污泥资源化利用已成为目前急需解决的环境问题。目前污泥资源化利用方式主要有:农用、制建筑材料、热能利用、制取活性炭等。
在建筑领域也有新的技术,尝试将污泥制作成砖进行废物再利用,如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104649650B,授权公告日为2017.05.24,发明名称为“一种新型污泥制砖工艺”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新型污泥制砖工艺,对城市污泥进行脱水性调理和除臭处理,并对重金属进行控制,将处理后的污泥泥料与粘土和添加剂进行配料,将配料送进强力挤出搅拌机充分混合,再经强力轮碾碾练均化后进行陈化,陈化后的制砖泥料送进制坯车间,进行压力成型制坯,成型后的砖坯送入烘干室烘干,将烘干后的砖坯放入隧道窑的后级进行烧结
但是污泥的烧结存在一些难题,比如传统的烧结方式需要砖窑,设备大,操作麻烦,同时存在烧结不充分,烧结完后的砖不易取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的污泥烧结成砖技术中存在的需要砖窑,设备大,操作麻烦,同时存在烧结不充分,烧结完后的砖不易取出的不足,提供一种电热管烧结污泥的制砖工艺,采用电热管对污泥进行烧结,简化设备和生产流程,并且充分烧结,污泥烧结成砖后也容易从模具中取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热管烧结污泥的制砖工艺,包括振动台及上端开口的模盒,模盒固定在振动台上,模盒包括盒体及活动设置在盒体底部的底壁,模盒内设有竖向布置的竖导热管及横向布置的横导热管,竖导热管及横导热管内均设有电热管,横导热管通过气缸驱动横向滑动设置在盒体上;
还包括传动机构,传动机构包括设在气缸伸缩杆上的齿条、与齿条相配合的齿轮、相互啮合的一对锥齿轮以及用于驱动底壁运动的凸轮,齿条与齿轮之间具有行程间隙,气缸活塞杆在回退至齿条与齿轮啮合后,齿轮转动并带动同轴布置的其中一个锥齿轮转动,另一锥齿轮带动同轴布置的凸轮转动,凸轮推动底壁向上运动以将烧结好的砖推出盒体;
包括如下步骤:
1)将电热管插入横导热管和竖导热管;
2)从模盒的上端开口注入污泥,开启振动台将污泥振动均匀;
3)关闭振动台,开启电热管将污泥烧结;
4)烧结完成后气缸将横导热管拉出盒体,通过传动机构带动底壁向上运动将烧结好的砖推出盒体;
5)最后由工作人员握住推出的砖将其从盒体中抽出。
本发明通过电热管对污泥进行加热烧结,取代传统的砖窑方式,结构更小巧灵活,简化设备和生产流程,横导热管和竖导热管相互配合充分均匀地对污泥进行烧结,且在烧结完成后,通过传动机构,由于齿条与齿轮之间具有行程间隙,首先气缸会带动横加热管滑动一端距离,此时齿条齿轮尚未接触,等横导热管完全撤离盒体,齿条齿轮接触促使凸轮运动向上顶起烧结好的砖,实现通过气缸活塞杆回退这一个动作,完成先拉出横导热管,后顶出砖的操作,横导热管不会对砖的取出产生干涉,且砖由于被及时推出,不会与横导热管或者竖导热管发生粘结,砖被推出模具一定高度后,便可人工握住砖将其从模具中抽出,取砖操作方便快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未经金华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3257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