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修饰的聚乙烯亚胺衍生物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33114.X | 申请日: | 2020-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429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汤新景;范馨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G73/02 | 分类号: | C08G73/02;A61K48/00;A61K47/59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98 | 代理人: | 余光军;霍雪梅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修饰 聚乙烯 亚胺 衍生物 及其 合成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修饰的聚乙烯亚胺衍生物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本发明将Triton X‑100缀合到聚乙烯亚胺上得到PEI‑Triton‑N载体。体外细胞评价表明,该载体表现出良好的安全性及稳定性;细胞转染效果实验表明,该载体表现出高效、低毒的基因递送能力,能显著提高包括难转染的皮肤永生化细胞HaCaT在内的多种细胞的基因转染效率,是一种优秀的体外转染试剂;体内毒性实验表明,该载体没有明显的全身毒性;小鼠皮肤局部给药的基因递送实验结果表明,该载体具有良好的局部给药基因递送能力,是一种良好的局部给药基因递送载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聚乙烯亚胺衍生物,尤其涉及Triton X-100修饰的聚乙烯亚胺衍生物及其合成方法,本发明还涉及该修饰的聚乙烯亚胺衍生物作为体外转染试剂或体内核酸递送载体的应用,属于聚乙烯亚胺衍生物及其应用领域。
背景技术
核酸治疗是一种通过载体将目的基因递送到靶细胞,用于治疗癌症、艾滋病、心血管病、传染性疾病和遗传性基因突变的罕见病等各种疾病的治疗方法。核酸治疗相对于其它治疗方法有着若干优势,但实际过程中也面临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1)高效、安全的递送系统;(2)外源基因表达的可控性;(3)有效的治疗基因。其中,核酸治疗的成功关键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能否将核酸分子(包括质粒、小干扰RNA等)高效、安全、无毒害的穿过质膜递送进入靶细胞。细胞内存在着大量的核酸酶,保护核酸免受核酸酶降解也是递送载体必须满足的条件之一。因此,发展高效安全的核酸递送载体是十分必要的。
目前,核酸递送载体主要分为病毒和非病毒介导的递送系统。病毒载体因其具有较高的转染及表达效率而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但是病毒载体也逐渐暴露出不少缺陷,病毒载体可能存在严重的免疫原性,可能引发机体强烈的炎性反应及免疫反应,甚至可能因随机插入导致基因失活或重组、激活癌基因而存在潜在致瘤风险,并且其对基因的装载量也是有限的,这就极大的限制了病毒载体的应用。为了克服病毒载体的诸多不足,近年来非病毒载体得到了迅速发展,这其中就包括阳离子聚合物载体聚乙烯亚胺(PEI)。
聚乙烯亚胺是目前研究最广泛的非天然阳离子聚合物之一,其有直链和支链两种形式,结构中含有可质子化的氨基。与直链PEI相比,多分支的支链PEI能够通过静电作用浓缩并保护DNA,结合形成表面带正电荷的紧密颗粒,以便与细胞表面结合后触发内吞作用,从而将核酸分子递送到细胞质中。PEI 25kDa是评价聚合物类基因转染试剂的“金标准”。
然而,PEI的转染效率通常与其分子量、表面电势、粒径大小与分支度密切相关。市场上销售的PEI分子量范围非常广泛,从600Da到1600kDa,通常最适宜基因递送的分子量在5kDa到25kDa之间。然而,PEI的转染效率随着分子量的增大而显著增强的同时,其细胞毒性也随之增强。因此,为了平衡PEI转染效率与细胞毒性之间的关系,已经发展出了多种PEI的胺基修饰策略。常见的修饰基团包括胆固醇、磷脂和蛋白质、肽等基团。聚乳酸-羟基乙酸聚合物修饰的分子质量为22kDa的线性PEI,govalbumin修饰600Da的支链PEI,发卡结构修饰的1.8kDa的支链PEI,透明质酸修饰的25kDa的支链PEI以及胆固醇、胆烷酸、脂肪酸残基等疏水基团等,均显著提高了基因的递送效率。然而,针对一些细胞膜较厚,难消化,难转染的细胞,在电转法或病毒法效率不高且操作过程比较繁琐的情况下,需要将PEI载体进行修饰以增强难转染细胞对核酸药物的摄取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Triton X-100修饰的聚乙烯亚胺衍生物;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是提供制备所述Triton X-100修饰的聚乙烯亚胺衍生物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之三是将所述的Triton X-100修饰的聚乙烯亚胺衍生物作为核酸递送载体的应用。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未经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3311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从废蚀刻液中提取氯化铵的工艺及其蒸发浓缩系统
- 下一篇:一种羽毛剪羽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