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系统性水生态修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33450.4 | 申请日: | 2020-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950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7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伟;李文婷;乔洋;张建设;赵珏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江达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C02F3/34;C02F11/00;C02F1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宫建华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市新吴***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系统性 水生 修复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生态修复技术领域的一种系统性水生态修复方法,该方法步骤如下:步骤一:现场勘查:勘查排污、底泥、水深、水质情况,步骤二:控源截污:封堵污水口、排口预处理,步骤三:底质改良:环境友好型底改剂处理,步骤四:曝气设施构建:安装曝气装置,步骤五:水生植物种植,步骤六:调节和微生物菌剂投放:微生物或化学药剂处理,步骤七:生物投放:大型枝角类投放;该种系统性水生态修复方法,针对性地进行生态修复方案设计,能够高效恢复退化的水生态系统,恢复水体生物多样性,提高水体自我净化能力,实现已修复水生态系统的长期健康稳定,操作简单,见效快,且对鱼类不具有破坏性,兼具环保和生态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系统性水生态修复方法,具体为生态修复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生态修复是在生态学原理指导下,以生物修复为基础,结合各种物理修复、化学修复以及工程技术措施,通过优化组合,使之达到最佳效果和最低耗费的一种综合的修复污染环境的方法。生态修复的顺利施行,需要生态学、物理学、化学、植物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栽培学和环境工程等多学科的参与。
而水体生态修复使生态修复中的一个分类,水体生态修复技术是指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前提下,通过各种生态手段的技术结合,恢复或者重建退化的水体生态系统,使得水体恢复自净能力,保持应有的生态功能。
目前应用最广的修复技术主要有三类:一是物理方法,即通过工程措施,进行机械除藻、疏挖底泥、引水稀释等,但往往治标不治本,只能作为对付突发性水体污染的应急措施;二是化学方法,如加入化学药剂杀藻、加入铁盐促进磷的沉淀、加入石灰脱氮等,但成本较大,且易造成二次污染;三是生物方法,如放养控藻型生物、构建人工湿地和水生植被,但往往有些水体生物根本无法存活,单项技术的运用或简单的组合,已无法实现复杂多变水体的生态系统修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系统性水生态修复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目前修复技术往往治标不治本,只能作为应急措施、成本大,且易造成二次污染;水体生物无法存活,单项技术的运用或组合,已无法实现复杂多变水体的生态系统修复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系统性水生态修复方法,该方法步骤如下:
步骤一:现场勘查:勘查排污、底泥、水深、水质情况,选择宽5~10米,长800~1000米,深1~2米城市河道,进行生态修复,是否有排污口、能否封堵,探测底泥深度,是否满足至少10~20公分底泥,水质氨氮,总磷满足五类水标准;
步骤二:控源截污:封堵污水口、排口预处理;
步骤三:底质改良:环境友好型底改剂处理,覆土或无土栽培,环境友好型底改剂处理,用量1~3ppm;如果硬质河底还需覆土或采用无土栽培的方式种植沉水植物;
步骤四:曝气设施构建:安装曝气装置,为沉水曝气带600~1000米,曝气管道固定水下0.5~1米位置,曝气时间昼夜各二~四小时;
步骤五:水生植物种植:挺水植物、沉水植物为主,密度100~120株/平方,水深15~30cm位置种植;
步骤六:调节和微生物菌剂投放:微生物或化学药剂处理;提升透明度至水深的二分之一;
步骤七:生物投放:大型枝角类投放:投放大型溞2ppm,底栖动物投放:投放环棱螺100~200kg,河蚌50~100kg,大型水生动物投放:投放黑鱼30~50kg,青虾5~10kg。
优选的,所述微生物菌剂主要是枯草芽孢杆菌、光合细菌、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双歧杆菌一种或者多种的组合,投加量以水体中浓度计为0.8~2.5mg/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江达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江达生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3345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