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灌砂法测量路面压实度的挖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34157.X | 申请日: | 2020-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458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发明(设计)人: | 黄瑞敏;于鸿熙;胡卉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交通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E02F5/20 | 分类号: | E02F5/20;E02D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1206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灌砂法 测量 路面 压实度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灌砂法测量路面压实度的挖孔装置,包括底座,底座包括底板和侧板;还包括支撑组件和挖孔组件;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框和支腿,支撑框为矩形框;支腿远离支撑框的一端用于分别定位在底座的四个内顶角处;挖孔组件滑动安装在支撑组件上;挖孔组件包括挖筒和连接杆;挖筒为圆筒状;挖筒具有与标准孔相适配尺寸;且相邻的两挖孔部件之间设有间隙;挖孔部件包括第一刀体和第二刀体,第一刀体位于挖筒的底端的圆周上,且第一刀体的刀刃长度方向与挖筒的中心线平行;第二刀体设置于第一刀体远离挖筒的一侧,且第二刀体向内延伸;多个第二刀体的刀刃均位于同一垂直于挖筒中心线的平面上。本发明能够使挖孔与修孔同时完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土木工程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灌砂法测量路面压实度的挖孔装置。
背景技术
在公路铺设过程中,需要进行多种测量,其中,在道路压实之后,需要对道路的压实度进行测量。通常对道路的压实度测量主要使用的是灌砂法,在利用灌砂法对道路的压实度进行测量时,需要在道路上进行挖孔,一般孔的深度在30cm以内,通常为10-20cm。为了保证测量的准确性,需要保证所挖的孔为圆柱孔,即,侧壁需要为圆柱面,底面为平面,且圆柱面的中心线应当与底面垂直。
现有技术中,在挖孔时,主要采用人工挖孔的方式,具体为,将一个具有标准圆孔的板子固定在路面上,然后再用刨土工具手动进行挖孔,挖孔后,再对孔的侧壁和底部进行修整。当然,在现有技术中,也有通过装置进行自动挖孔及修孔的装置,主要包括挖孔装置和修孔装置,挖孔装置主要是利用螺旋叶片的旋转进行挖孔,如专利号为201720224065的专利所提供的方案,修孔装置主要是在一筒状结构的外侧设置竖直的刮刀,筒装结构的底部设置水平的刮刀,利用筒状结构的公转与自转相结合的方式对孔的底部和内壁进行修整,如专利号为2018114911342所公开的方案。
在现有技术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无法一次成型,需要分别进行挖孔和修孔两个步骤,对于利用螺旋叶片的旋转进行的挖孔,会在孔的底部侧壁处出现无法清除的土,难以形成标准的圆孔,需要二次修整;由于路面的压实度较高,通过在筒状结构的外周侧及端面设置的刮刀不适合挖孔;而通过筒状结构进行修整的方式,由于竖直的外周侧的刮刀和底部的刮刀分别设置,在修整时,于侧壁和底部的连接处,无法彻底修整,会形成纹路。将挖孔与修孔分两次处理,不仅使工作量变大,而且容易导致挖出的土散落丢失。同时,由于挖孔和修整所使用的装置不同,极易导致挖孔用的螺旋叶片与修孔装置的中心线无法保证,容易使修整过程导致孔偏斜。
如何在测量路面压实度挖孔时,保证挖孔与修孔同步进行,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灌砂法测量路面压实度的挖孔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它能够一次成型,将挖孔与修孔同步进行。同时,能够保证挖出的孔更接近标准圆孔,且不会在挖孔的过程中对土孔的侧壁和底部压实,从而保证了所挖出的土的质量不会偏少,能够保证路面压实度检测的准确性。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灌砂法测量路面压实度的挖孔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包括底板和侧板,所述底板为矩形板,所述侧板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侧板分别设置在所述底板的边沿处,且四个所述侧板首尾相连;所述底板上设有标准孔;
其中,还包括支撑组件和挖孔组件;
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框和支腿,所述支撑框为矩形框;所述支腿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支腿分别安装在所述矩形框的四个顶角处;所述支腿远离所述支撑框的一端用于分别定位在所述底座的四个内顶角处;
所述挖孔组件滑动安装在所述支撑组件上;
所述挖孔组件包括挖筒和连接杆;
所述挖筒为圆筒状,所述连接杆与所述挖筒连接,且所述挖筒与所述连接杆的中心线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挖筒具有与所述标准孔相适配尺寸,以使所述标准孔能够对所述挖筒定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交通职业学院,未经山东交通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3415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