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元器件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34780.5 | 申请日: | 2020-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145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汤寅航;刘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创新奇智(南京)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398 | 分类号: | G06F30/398;G06F115/12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李飞 |
地址: | 211000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元器件 检测 方法 装置 电子设备 可读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提供一种元器件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包括:根据人工智能算法,确定印制电路板PCB设计图与PCB实物照片的位置对应关系;对于所述PCB设计图中的每个元器件,根据元器件的身份信息以及元器件在所述PCB设计图中的位置,在所述PCB实物照片的对应位置标记出该位置应当安装的元器件的身份信息;对所述PCB实物照片的对应位置进行图像识别获得识别结果;根据所述识别结果和所述应当安装的元器件的身份信息,确定所述PCB实物照片的对应位置的元器件是否出现安装问题。通过人工智能算法来确定设计图与实物照片的对应关系,与现有技术中的人工检测相比,减少了精力的消耗,改善了人工检测费时费力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检测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元器件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印制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简称PCB)自诞生以来,已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PCB板的正常工作与否直接决定产品的正常工作与否。PCB板上的元器件是PCB板的重要组成部分,PCB板正是通过焊接元器件从而实现各种复杂的电路功能。在PCB板的实际生产制作过程中,有时会出现错接或漏接的元器件安装问题。当出现上述的元器件安装问题时,轻则导致PCB板短路断路,PCB板报废;重则导致起火,引发安全事故。因此,需要对元器件的安装情况进行检测。
目前主要的检测方法是使用人工肉眼识别电路板的方式实现,费时费力。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元器件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用以改善现有技术中人工检测费时费力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元器件检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根据人工智能算法,确定印制电路板PCB设计图与PCB实物照片的位置对应关系;对于所述PCB设计图中的每个元器件,根据元器件的身份信息以及元器件在所述PCB设计图中的位置,在所述PCB实物照片的对应位置标记出该位置应当安装的元器件的身份信息;对所述PCB实物照片的对应位置进行图像识别获得识别结果;根据所述识别结果和所述应当安装的元器件的身份信息,确定所述PCB实物照片的对应位置的元器件是否出现安装问题。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可以根据人工智能算法来确定PCB设计图与PCB实物照片的位置对应关系,从而在PCB实物照片中与PCB设计图对应的位置标记出应安装的元器件的身份信息,然后再对PCB实物照片进行图像识别,将识别出的结果与应当安装的元器件的身份信息进行比对,从而便可以确定出PCB实物照片中的元器件是否存在安装问题。通过人工智能算法来确定设计图与实物照片的对应关系,与现有技术中的人工检测相比,减少了精力的消耗,改善了人工检测费时费力的问题。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根据人工智能算法,确定印制电路板PCB设计图与PCB实物照片的位置对应关系,包括:利用所述人工智能算法,在所述PCB设计图和所述PCB实物照片中选择表征图像整体特征的至少一个角点;在所述PCB设计图中获取所述至少一个角点的图像;在所述PCB实物照片中获取所述至少一个角点的图像;建立所述PCB设计图与PCB实物照片之间相似度高于相似阈值的角点的对应关系。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可以先在PCB设计图和PCB实物照片中找出能够代表图像整体特征的角点,即特征比较明显的角点,然后再建立特征比较明显的角点的对应关系,从而实现PCB设计图和PCB实物照片的位置对应关系。由于是从特征明显的角点入手,可以提高建立位置对应关系的速度。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对所述PCB实物照片的对应位置进行图像识别获得识别结果,包括:对所述PCB实物照片,按照所述应当安装的元器件的位置进行分割,分割出多个子图像,其中,所述多个子图像中的每个子图像均包含着所述应当安装的元器件所在的位置;对每个所述子图像,通过检测模型进行图像处理,获得每个所述子图像的识别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创新奇智(南京)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创新奇智(南京)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3478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房屋建筑工程用支撑装置
- 下一篇:高速起毛机起毛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