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鹿茸菇工厂化栽培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34826.3 | 申请日: | 2020-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716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钟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和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8/00 | 分类号: | A01G18/00;A01G18/20;A01G18/30 |
代理公司: | 长沙科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03 | 代理人: | 彭乃恩 |
地址: | 4154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鹿茸 工厂 栽培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鹿茸菇工厂化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搅拌;2)装瓶;3)高压蒸汽灭菌;4)冷却;5)接种;6)养菌;7)再培养;8)搔菌;9)催芽管理;10)第一次育菇管理;11)第二次育菇管理;12)采收。本发明利用高压蒸汽灭菌,灭菌彻底、抑制杂菌的生长效果好,可以大大提高转化率,同时还能保证基质具有一定的湿度,可以大大提高养菌时菌丝的长势。本发明基质配方中,包含C、N元素质量比为C:N=33~37,出菇有力,后熟时间短、萎缩率底、产量高、生物转化率高。本发明基质的配方为木腐型和棉腐型,菌丝长势旺盛、浓密、萌发快而且菌丝又白又粗壮、品质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菌类生产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鹿茸菇工厂化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鹿茸菇(Lyophyllum decastes),在分类学上属于植物界(Plant kingdom),真菌门(Eumycota),层菌纲(Hymenomycetes),伞菌目(Agaricales),白蘑科(Tricholomataceae),离褶伞属(Lyophyllum)。它是一种味道鲜美的食用菌,学名珊瑚菌,子实体直立,向上分叉成丛生的细枝,肉质,一般高数厘米至10余厘米,状如扫帚或珊瑚,又像幼小的鹿角,故名。研究表明鹿茸菇子实体中粗蛋白、氨基酸的含量较高,脂肪含量较低;而且还含有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锌、铜和硒及大量的维生素和烟酸,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据现代科学研究表明,鹿茸菇含有的β葡萄糖,长期食用有抗肿瘤的功效,同时,鹿茸菇具有降血压、降低胆固醇、抗糖尿病、抗过敏等药用作用,能滋补强壮,扶正固本,增强免疫,延缓衰老的功效。目前对鹿茸菇的栽培研究较少,大多只集中在生物学特性上。
现有鹿茸菇栽培技术栽培周期长、菌丝萌发较慢、菌丝较为黑暗、菌包出菇无力、后熟时间较长、转化率低。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菌丝萌发早、菌丝洁白、转化率高的鹿茸菇工厂化栽培方法。
一种鹿茸菇工厂化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搅拌:将基质先干搅拌,再加水湿搅。
2)装瓶:对步骤1)中的基质进行装瓶处理。
3)高压蒸汽灭菌:装瓶后利用高压蒸汽灭菌。
灭菌时间:升温到100℃,保温60分钟,再到115℃保温20分钟,最后到122℃保温70分钟,压力0.013兆帕。
4)冷却:灭菌后放入冷却室进行冷却;
冷却时长为2~4小时。
5)接种:将冷却后的基质放入袋中进行接种。
6)养菌:接种后送入养菌房进行养菌,直到菌丝长满袋子。
7)再培养:菌丝长满袋子后再培养8~11天。
8)搔菌:再培养完后开始搔菌。
9)催芽管理:对搔菌后的菌丝进行催芽管理。
10)第一次育菇管理:对催芽管理后的菌丝进行第一次育菇管理。
11)第二次育菇管理:第一次育菇管理完成后进行第二次育菇管理。
12)采收:第二次育菇管理完成后进行采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质,以质量百分比计,包含元素C:N=33~37。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质,以质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原料:木屑30%、玉米芯21%、麦麸20%、玉米粉10%、大豆皮5%、豆粕2%、米糠10%、轻质碳酸钙1%、熟石灰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和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南和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3482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草铵膦-2,4滴可溶液剂
- 下一篇:一种马蹄糕用变性淀粉及其制备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