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氨纶弹性针织面料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34994.2 | 申请日: | 2020-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621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发明(设计)人: | 姚馨馨;冯培生;过志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恒诺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B1/12 | 分类号: | D04B1/12;D04B1/16;D04B1/18;D04B21/16;D06B3/10;D01F6/62 |
代理公司: | 无锡盛阳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7 | 代理人: | 张宁 |
地址: | 214191 江苏省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氨纶 弹性 针织 面料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氨纶弹性针织面料制备方法,其具有良好的弹性而且在面料加工过程中就可以产生绒毛。其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无氨纶弹性针织面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1、制作PTT纤维纱:将对苯二甲酸与丙二醇混合并在钛催化剂的催化作用进行酯化反应,然后通过缩聚反应制得PTT原料,对PTT原料进行干燥切片并通过熔融纺丝得到PTT纤维;2、制作PET纤维纱:将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混合进行酯化反应然后通过缩聚反应生成PET原料,对PET原料进行干燥切片并通过熔融纺丝得到PET纤维;3、制作PTT/PET复合长丝;4、制作面料:将D/F=0.8‑1.5的纱线与PTT/PET复合丝织在一起制成面料毛坯,再通过剖幅、预收缩、染色、脱水、成品定型制得面料成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无氨纶弹性针织面料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现在大部分弹性针织面料都是通过添加氨纶来实现的,这是因为氨纶具有具有高度弹性,能够拉长6~7倍,但随张力的消失能迅速恢复到初始状态,但是氨纶在多次拉扯后很容易失效,导致面料失去弹性,同时为了使面料具有良好的质感,一般需要对面料进行植绒或者拉毛起绒处理,但是传统的都是在面料定型后再进行起绒,这样会导致加工成本的增加。
发明内容
针对传统弹性面料由于添加氨纶容易在多次拉伸后失去弹性,在面料定型后再进行起绒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氨纶弹性针织面料制备方法,其具有良好的弹性而且在面料加工过程中就可以产生绒毛。
其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无氨纶弹性针织面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1、制作PTT纤维纱:将对苯二甲酸与丙二醇混合并在钛催化剂的催化作用进行酯化反应,丙二醇与对苯二甲酸的摩尔比为1.3:1-1.8:1,酯化温度240℃-255℃,酯化反应压力高于1个大气压,然后在Ti及Sb的化合物的催化作用下通过缩聚反应制得PTT原料,缩聚反应温度为250℃-260℃,缩聚反应压力小于一个大气压,对PTT原料进行干燥切片并通过熔融纺丝得到PTT纤维,而后通过清梳联、精梳、并条、粗砂、细纱、水洗、烘干、捻线、烧毛,得到PTT纤维纱;
2、制作PET纤维纱:将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混合进行酯化反应生成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乙二醇与对苯二甲酸生物摩尔比为1.2:1-1.8:1,酯化温度258℃-263℃,酯化反应压力高于1个大气压,将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在锑催化剂的催化作用下发生缩聚反应生成PET原料,缩聚反应温度为261℃-264℃,缩聚反应压力小于一个大气压,对PET原料进行干燥切片并通过熔融纺丝得到PET纤维,而后通过清梳联、精梳、并条、粗砂、细纱、水洗、烘干、捻线、烧毛,得到PET纤维纱;
3、制作PTT/PET复合长丝:将PTT纤维纱和PET纤维纱通过双螺杆纺丝机共轭纺丝制成PTT/PET复合长丝;
4、制作面料:将D/F=0.8-1.5的纱线与PTT/PET复合丝织在一起制成面料毛坯,PTT/PET复合丝比D/F=0.8-1.5的纱线线长放长15%-25%,再通过剖幅、预收缩、染色、脱水、成品定型制得面料成品,其中预收缩过程中,先升温至55℃-70℃保温17-19分钟,再升温至87℃-95℃保温13-15分钟,再升温至150℃-160℃保温5-10分钟。
其进一步特征在于:
所述面料为双层结构,所述面料内层由所述D/F=0.8-1.5的纱线织成,所述面料外层由D/F=0.8-1.5的纱线与PTT/PET复合丝织成;
PTT/PET复合丝占面料重量百分比为25%-75%;
染色温度为110℃-130℃,时间为45-55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恒诺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恒诺纺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3499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