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导电PC塑料颗粒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35054.5 | 申请日: | 2020-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631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发明(设计)人: | 蔡金明;王志诚;刘子坚;萧文秋;付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墨睿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69/00 | 分类号: | C08L69/00;C08K9/06;C08K3/04 |
代理公司: | 东莞科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50 | 代理人: | 李林学 |
地址: | 523600 广东省东莞市道滘镇万道路***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导电 pc 塑料颗粒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石墨烯及改性塑料技术领域,一种导电PC塑料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以高导电的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为导电填料,以硅烷偶联剂为助剂,置于高速分散机中,对石墨烯和碳纳米管进行活化处理,得到活化的石墨烯、碳纳米管复配填料;步骤2,以定制的双下料口双螺杆造粒机为造粒设备,PC塑料从主下料口下料,活化的石墨烯、碳纳米管复配填料从副下料口下料,保持下料时间一致,确保复配填料能够均匀分散在PC塑料中,然后通过双螺杆挤出得到导电PC塑料颗粒。本发明以活化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为复配填料,添加量较少就可以达到很好的导电效果,且导电效果不会衰减,加工工艺简单,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墨烯及改性塑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导电PC塑料颗粒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导电PC塑料主要由PC与抗静电剂、金属粉末、炭黑等导电填料复合制备而成,但添加抗静电剂的导电PC导电性不高,且会随时间的增长而衰减;使用金属粉末、炭黑作为填料都需要很高的添加比例才能达到较好的导电效果,但高的添加比例会使PC的机械性能变差,加工工艺更复杂,制备成本较高,因此,需要一种填料添加量少、加工工艺简单的方法来制备导电PC塑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填料添加量少,加工工艺简单,成本较低的方法来制备导电PC塑料。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
一种导电PC塑料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以高导电的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为导电填料,以硅烷偶联剂为助剂,置于高速分散机中,对石墨烯和碳纳米管进行活化处理,得到活化的石墨烯、碳纳米管复配填料;
步骤2,以定制的双下料口双螺杆造粒机为造粒设备,PC塑料从主下料口下料,活化的石墨烯、碳纳米管复配填料从副下料口下料,保持下料时间一致,确保复配填料能够均匀分散在PC塑料中,然后通过双螺杆挤出得到导电PC塑料颗粒。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1和步骤2中,石墨烯的重量分数为1-5%,碳纳米管的重量分数为1-5%,硅烷偶联剂的重量分数为0.1-2%,PC的重量分数88-97.9%。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1中,高速分散机的转速为1000-6000R/min,处理时间为10-60min.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2中,双下料口双螺杆主副下料口的下料速率为50-300R/min,挤出速率为100-500R/min,加工温度为200-30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以活化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为复配填料,添加量较少就可以达到很好的导电效果,且导电效果不会衰减,双下料口的进料方式能使填料更均匀的分散在PC中,解决了填料与PC混合添加时,由于填料密度小,填料在上层,PC在底层的导致分散不均的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1)将1.5%重量分数的石墨烯、2.5%重量分数的碳纳米管、0.8%重量分数的硅烷偶联剂置于高速分散机中,高速分散机以4000R/min的转速处理20min,得到活化的石墨烯、碳纳米管复配填料。
(2)双下料口双螺杆造粒机各部分温度为220℃、240℃、260℃、280℃、275℃、270℃;将活化的复配填料放入副下料口中,将95.2%重量分数的 PC放入主下料口中,主下料口的下料速率为70R/min,副下料口的下料速率为100R/min,造粒机的挤出速率为250R/min,挤出、水冷、剪切后得到导电PC塑料颗粒。
(3)物理性能测试结果:拉伸强度为56MP,断裂伸长率为61.5%,熔融指数为10.8g/10min,表面电阻率为4.0×103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墨睿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墨睿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3505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