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运载火箭测量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35082.7 | 申请日: | 2018-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860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发明(设计)人: | 陈志愿;张春林;王根荣;邱靖宇;赵鹏飞;徐俊瑞;郑然;王泽宇;刘健;华楠;康永来;刘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蓝箭航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G01D2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95 | 代理人: | 徐红岗 |
地址: | 313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运载火箭 测量 系统 | ||
1.一种运载火箭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多个检测装置;其中所述处理器和所述多个检测装置之间通过电缆彼此串联以形成环形网状结构,从而在所述环形网状结构的通信正常时,所述处理器和所述多个检测装置的任一个发送的信号均可被配置于所述环形网状结构中的其余设备所接收;
其中,所述多个检测装置用于检测运载器的状态参数信号,所述处理器用于获取有关运载器所处飞行阶段的信号,并根据运载器所处的飞行阶段选择向所述多个检测装置发送信号获取指令的类型和频率的至少之一,其中所述信号获取指令中包含对应所述多个检测装置至少之一的地址信息;
所述多个检测装置接收所述信号获取指令,并且与所述地址信息匹配的检测装置向所述处理器返回所检测的状态参数信号;
所述飞行阶段包括起飞阶段和加速阶段;
当运载火箭处于所述起飞阶段时,所述处理器用于间隔地发送旨在获取发动机温度、压力、以及运载器加速度和过载参数的第一类信号获取指令以及旨在获取运载火箭的速度、振动和噪声参数的第二类信号获取指令;且在运载火箭的点火起飞时刻,所述第一类信号的发送频率与所述第二类信号的发送频率比在10:1到5:1之间;
所述处理器包括分设于其两个连接端口的主收发器和辅助收发器;所述主收发器的另一端和所述辅助收发器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环形网状结构;从而所述环形网状结构的信号传输方向包括从所述主收发器向所述辅助收发器的第一方向以及从所述辅助收发器向所述主收发器的第二方向;所述主收发器用于沿所述第一方向上向所述多个检测装置发送信号获取指令;所述辅助收发器在无法接收到所述主收发器发送的信号获取指令时,沿所述第二方向向所述多个检测装置发送信号获取指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载火箭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在从运载火箭点火时刻到该运载火箭的起飞阶段的最后时刻,所述第一类信号的发送频率与所述第二类信号的发送频率从10:1到5:1之间逐渐减小为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载火箭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加速阶段,所述第一类信号的发送频率和所述第二类信号的发送频率的比值从1:1逐渐减小至1:4,且在此之后,该比值逐渐上升至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载火箭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在运载器处于起飞阶段期间,所述处理器发送信号获取指令的采样频率f与时间t的关系满足:f=a(1/t)n+b,其中,f为正数,0≤a≤1, 0≤n≤1,0≤t≤1,b≥10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载火箭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包括传感器和模数转换器;
其中所述传感器用于检测运载器的状态参数信号,所述模数转换器用于将所述状态参数信号转化为数字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载火箭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检测装置至少包括第一检测装置和第二检测装置,所述电缆包括第一段电缆、第二段电缆和第三段电缆;
其中所述第一检测装置的一个接口通过第一段电缆连接至所述第二检测装置的一个接口,所述第二检测装置的另一接口通过所述第二段电缆连接至所述处理器的一个接口,所述处理器的另一接口通过所述第三段电缆连接至所述第一检测装置的另一个接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运载火箭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检测装置、所述第二检测装置和所述处理器的接口分别由三个集线器提供。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运载火箭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三个集线器分别与所述第一检测装置、所述第二检测装置和所述处理器为一体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运载火箭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为换流采编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蓝箭航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蓝箭航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3508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高温窑车平台耐火衬结构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一体化综合汇流环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