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PE波纹管打孔装置及其工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35344.X | 申请日: | 2020-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779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16 |
发明(设计)人: | 苏道飞;郭君栋;周景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建湖双湖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6F1/02 | 分类号: | B26F1/02;B26D7/01 |
代理公司: | 江苏盐城世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526 | 代理人: | 肖文文 |
地址: | 2247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pe 波纹管 打孔 装置 及其 工作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PE波纹管打孔装置及其工作方法,所述打孔装置,包括横杆,所述横杆的外侧设有多组导滑杆,每组导滑杆均包括左径向杆和右径向杆,所述左径向杆和右径向杆之间滑动连接有滑板,所述横杆内设有驱动组件;每个滑板的左端设有左撑杆、右端设有右撑杆;所述左撑杆和右撑杆的之间设有刀架;所述刀架的左端设有左转轮,右端设有右转轮;每个滑板的中部设有凸板,每个凸板上均转动连接有第一锥齿轮和转盘,每个凸板上固定安装第一电机,每个刀架设有冲头;每个转盘的圆周外侧设有斜块;每个转盘与对应的左转轮和右转轮之间均设有传动组件;该PE波纹管打孔装置不仅结构简单,而且可以实现在管内行走和打孔。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PE波纹管材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PE波纹管打孔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PE波纹管是具有多个横向波纹的圆柱形薄壁折皱的壳体,具有弹性,由于波纹管的几何形状的特点,使波纹管在轴向力、横向力、弯矩的作用下允许产生较大的变形。与平滑的光管相比,除有足够的强度外,还兼有较大的柔性和在循环应力作用下有很高的抗疲劳性能。
单壁波纹管为管壁内、外表面均为波纹状的管材,而双壁波纹管,是一种具有环状结构外壁和平滑内壁的管材。波纹管主要用于:城市的排水、排污工程、引流工程、农田灌溉、治沙工程、低压供水系统、市政排水、排污管道的改造、电线、电缆的埋地护套等。排水管道埋于道路之下,主要承担雨水、污水、农田排灌等排水的任务,需要承受土壤重量所产生的静荷载。所以,排水管道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方能承受外部荷载的作用。聚乙烯(PE)已成为目前最常用的排水管材料之一;目前在对明渠渠道底部渗水项目中需要在渠道底部基础里面埋入圆周和轴向均匀钻孔的PE波纹管作为载体,把渗进基础的水资源通过钻孔的PE波纹管再次收集起来通过渠道外侧预留的集水井再次的把水送到渠道里面,尽可能的减少水资源的流失,最大化的利用明渠渠道输水功能。在现有技术中心通常通过人工使用手电钻手动钻孔的方式在做渗水管的PE波纹管上钻孔,由于需求孔的数量较多,会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而钻孔的均匀程度也没有保证,而钻孔产生的碎屑还容易残留住在PE波纹管内会还会增加后续清理的工作量,会对工程施工造成很大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PE波纹管打孔装置,其不仅结构简单,而且可以实现在管内行走和打孔。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PE波纹管打孔装置,包括横杆,所述横杆的外侧沿周向间隔均匀地设有多组导滑杆,每组导滑杆均包括设置在横杆左端的左径向杆,以及设置在横杆右端的右径向杆,所述左径向杆和右径向杆之间沿横杆径向滑动连接有滑板,所述横杆内设有用于驱动多个滑板沿左径向杆和右径向杆运动的驱动组件;每个滑板的左端沿平行于左径向杆方向设有左撑杆、右端沿平行于右径向杆方向设有右撑杆;所述左撑杆和右撑杆的之间设有与横杆平行的刀架;所述刀架的左端与左撑杆之间设有与横杆垂直的左转轴、右端与右撑杆之间设有与横杆垂直的右转轴,所述左转轴的两端均设有左转轮,所述右转轴的两端均设有右转轮;每个滑板的中部沿横杆径向设有凸板,每个凸板上均转动连接有轴杆,所述轴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锥齿轮、另一端固定安装有转盘,每个凸板上在第一锥齿轮处固定安装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与第一锥齿轮啮合的第二锥齿轮,每个刀架在正对转盘处沿横杆径向均滑动连接有冲头,每个冲头上均套接有用于迫使冲头压向转盘外侧的第一弹簧;每个转盘的圆周外侧沿周向间隔均匀地设有四个用于迫使冲头伸出的斜块;每个转盘与对应的左转轮和右转轮之间均设有传动组件,在冲头抵在转盘的圆周外侧时,所述传动组件驱动左转轮和右转轮转动,在冲头抵在转盘的斜块上时,所述传动组件控制左转轮和右转轮停止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建湖双湖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建湖双湖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3534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