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充电控制电路、充电控制方法和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35396.7 | 申请日: | 2020-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843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30 |
发明(设计)人: | 何岸;陈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爱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李莎 |
地址: | 51811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大***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电 控制电路 控制 方法 电子设备 | ||
本发明提出一种充电控制电路、充电控制方法和电子设备,涉及充电领域。该电路包括微处理器、电压检测电路、电池、适配器接口、充电管理芯片和供电电路,充电管理芯片包括充电模块和开关模块,微处理器与电压检测电路、开关模块、供电电路电连接,充电模块的输入端与适配器接口电连接,充电模块的输出端与负载、供电电路电连接,开关模块与充电模块的输出端、电池电连接。该充电模块根据适配器接口提供的输入电源输出供电电压,以给负载、微处理器供电以及给电池充电,电压检测模块实时检测电池的电压值,微处理器在电压值达到预设的充电完成阈值时,控制开关模块断开。当用户长时间忘记拔出适配器时,电池不会频繁地充放电,从而延长电池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充电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充电控制电路、充电控制方法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关于电子产品的充电方案,通常分为支持路径管理和不支持路径管理两种类型。
对于不支持路径管理的充电方案,系统供电端VSYS和电池端子为同一节点,充电IC(IntegratedCircuit,集成电路)给电池充电的同时也在给负载提供电源,当电池充满后,充电IC内部切断充电链路,负载无法继续从适配器输入端获取电流,负载由电池提供电源,加速电池电量消耗,当电池电压降至充电IC内部设定的门限Vrecharge时,再次打开充电链路,给电池继续充电。对于支持路径管理的充电方案,虽然系统供电端VSYS和电池端子独立分布,但在电池充满电后,充电IC停止对电池充电,此时负载由系统供电端VSYS和电池协同提供供电支持,当负载电流较大且超过适配器提供的最大能力时,电池反向给负载提供电源,加速电池电量的消耗,同时充电IC内部的部分电路也会消耗电池电量,当电池电压降至充电IC内部设定的门限Vrecharge时,再次打开充电链路,给电池继续充电。
上述两种充电方案中,当用户长时间忘记拔出适配器时,电池将频繁地进行充放电,从而对电池寿命造成不可逆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电控制电路、充电控制方法和电子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当用户长时间忘记拔出适配器时,电池将频繁地进行充放电,从而缩短电池寿命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充电控制电路,包括微处理器、电压检测电路、电池、适配器接口、充电管理芯片和供电电路,所述充电管理芯片包括充电模块和开关模块,所述微处理器与所述电压检测电路、所述开关模块、所述供电电路均电连接,所述充电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适配器接口电连接,所述充电模块的输出端与负载、所述供电电路均电连接,所述开关模块还与所述充电模块的输出端、所述电池均电连接;
所述适配器接口用于在有适配器插入时,为所述充电模块提供输入电源;
所述充电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输入电源输出供电电压;所述供电电压用于给所述负载供电,经过所述开关模块输出给所述电池充电以及经过所述供电电路输出给所述微处理器供电;
所述电压检测电路用于实时检测所述电池的电压值,并将所述电池的电压值输出至所述微处理器;
所述微处理器用于在所述电池的电压值达到预设的充电完成阈值时,控制所述开关模块断开,以使所述充电管理芯片处于节电模式。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微处理器还用于在所述充电管理芯片处于节电模式时,若所述电池的电压值降低至所述电池的过放电电压,则控制所述开关模块闭合,以使所述供电电压继续经过所述开关模块输出给所述电池充电。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充电控制电路还包括按键模块,所述充电管理芯片还包括按键检测模块,所述按键模块与所述按键检测模块电连接,所述按键检测模块与所述开关模块电连接;
所述按键模块用于根据用户的按压操作向所述按键检测模块输出按键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爱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爱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3539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