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极片及其制备方法、电芯及电池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35453.1 | 申请日: | 2020-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385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发明(设计)人: | 姚毅;姜斌;江柯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塔菲尔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塔菲尔动力系统有限公司;东莞塔菲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13 | 分类号: | H01M4/13;H01M4/134;H01M4/139;H01M4/1395;H01M4/62;H01M4/66;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潘俊达;郭宝煊 |
地址: | 211100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及其 制备 方法 电池 | ||
1.一种极片,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贴合的第一自支撑层、第一金属导电层、第二金属导电层和第二自支撑层,所述第一自支撑层和所述第二自支撑层均包括活性物质、导电剂和粘结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金属箔带,所述金属箔带设置于所述所述第一金属导电层和所述第二金属导电层之间,且所述金属箔带至少部分外露于所述第一金属导电层和/或所述第二金属导电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极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聚合物膜,所述聚合物膜设置于所述第一金属导电层和所述第二金属导电层之间,且所述聚合物膜不隔绝所述金属箔带与所述第一金属导电层之间以及所述金属箔带和所述第二金属导电层之间的接触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自支撑层和所述第二自支撑层的厚度分别为40~500μm,所述第一金属导电层和所述第二金属导电层的厚度分别为50~5000nm。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膜的厚度为1~20μm。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膜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薄膜、聚乙烯醇薄膜、聚氯乙烯薄膜、聚乙烯薄膜、聚丙烯薄膜和聚苯乙烯薄膜中的至少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极片为正极片时,所述活性物质包括化学式为LixNiaCobMncO2的镍钴锰酸锂三元材料、经过掺杂包覆改性的镍钴锰酸锂三元材料、磷酸铁锂材料、经过碳包覆的磷酸铁锂材料、锰酸锂材料和钴酸锂材料中的至少一种,其中,0.85x1.2,0≤a≤1,0≤b≤1,0≤c≤1,a+b+c=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极片为负极片时,所述活性物质包括人造石墨、天然石墨、硅单质、化学式为SiOx的硅氧化物、锡单质和钛酸锂中的至少一种,其中,0x2。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剂包括活性炭、炭黑、碳纳米管、石墨、软碳、硬碳和无定型碳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粘结剂包括丁苯橡胶、聚丙烯酰胺、聚偏氟乙烯、聚四氟乙烯、聚丙烯腈和聚酰亚胺中的至少一种。
10.一种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极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制备第一自支撑层和第二自支撑层;
在所述第一自支撑层的一面沉积第一金属导电层,在所述第二自支撑层的一面沉积第二金属导电层;
将所述第一金属导电层和所述第二金属导电层贴合,辊压形成极片。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极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金属导电层和所述第二金属导电层贴合前,先在两者之间设置金属箔带,使得所述金属箔带的至少一部分外露于所述第一金属导电层和/或第二金属导电层,再辊压形成极片。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极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设置所述金属箔带的同时,在所述第一金属导电层和所述第二金属导电层之间还设置聚合物膜,所述聚合物膜不隔绝所述金属箔带与所述第一金属导电层之间以及所述金属箔带和所述第二金属导电层之间的接触连接,再辊压形成极片。
13.一种电芯,包括正极片、负极片以及间隔设置于所述正极片和所述负极片之间的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片和/或所述负极片为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极片。
14.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塔菲尔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塔菲尔动力系统有限公司;东莞塔菲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塔菲尔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塔菲尔动力系统有限公司;东莞塔菲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3545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